中国人家与杭州制造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摄影作品展(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12/04-12/11

开幕酒会 2009/12/04晚上7:30整

酒会专场 2009/ 12 /08晚上19:30邀请世界著名钢琴大师——克劳斯·史迪肯

展览地点 秀空间艺术会所(杭州延安南路36-4)

艺术总监 / 谢  海

出 品 人 / 郑秀珍

策划执行 / 洪函群 徐燕 邢未

设计总监 / 朱 珺

设计助理 / 张 甲

英文翻译 / 王隆锦

宣传总监 / 胡锦锦

音乐策划 / 张义浦

主    办 /  荷兰领事馆

协    办 /  上海m97画廊  

            卡曼摄影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

        《嘉人》杂志(法国) 

        约尔达努夫画廊(德国慕尼黑)

        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羊坝头支行

        勺海咖啡

        上海红樽坊贸易有限公司

        浙江仙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高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承    办 / 秀空间艺术会所

媒体支持 / 《嘉人》杂志(法国)

        《德国南部报》

           《美术天地》杂志

           《秀艺术》会刊

        美术报社

        中国艺术品网

        雅昌艺术网

        艺术国际

        全球艺术网

        中国收藏网

        中国宝藏网

        浙江艺术网

        浙江在线

        世界艺术品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LLE》杂志2006年12月版介绍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文章ELLE  Dec 2006 VAN DER HILST-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hat´s Shanghai》杂志2008年THAT´S SHANGHAI  Magazine FEB. 200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巴人家》在巴黎的展览PARIS CUBAN INTERIORS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巴人家》在法国比亚里茨的展览CUBAN INTERIORS BIARRITZ-FRANCE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巴人家》在迈阿密的展览CUBAN INTERIORS MIAMI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 79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国报纸rvdh1047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荷兰HUP Photo Gallery 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荷兰合作银行书封面RABOBANK bookcover-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展览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SHANGHAI DAILY FEB 16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圳《广州日报》2008年SHENZHEN-GUANGZHOU DAILY SUNSHINE NEWSPAPER JAN. 29 0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历:

        我生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59年毕业于海牙摄影学院。

        同年我离开欧洲,进行旅行摄影。1963年,我定居并工作在巴黎, 以摄影师作为职业。1966年我去了美国,居住在纽约和旧金山,再晚些时候我又迁居加拿大的多伦多,并从那里进行了9次到拉丁美洲的长途摄影旅行。

        1979年我回到巴黎,并展出了我的拉丁美洲题材的摄影作品。接着,我开始获得GEO(法国、德国)、MERIAN(德国)、STERN、MARIE CLAIRE、ELLE、VOGUE等许多杂志的约稿。1987年,在荷兰文化部的资助下,我在古巴生活并拍摄了一整年。1988年初,在我回到巴黎之后,这些作品出版到了全世界,同年的11月和12月,我在巴黎的拉丁美洲博物馆做了《古巴印象》的展览。之后,又陆续在东京、阿姆斯特丹、图卢兹等其他地区做了这个展览。在九十年代初,收到以上提到的各家杂志的约稿后,我开始专注于上海的拍摄, 1994年,在荷兰艺术博物馆在巴黎举办的摄影月里,我展览了在上海拍摄的摄影作品。1990年到1999年,进入古巴对我来说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不再给我办理签证。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在后来解决了,2001年,我再次回到那里,拍摄了《古巴人家》。2001年9月,我的《古巴人》出版,同时,古巴也再次拒绝了给我办理签证。我决定拍摄居住在迈阿密的流亡海外的古巴人,继续《古巴人家》的拍摄。“古巴人家”的摄影作品在巴黎、马德里、迈阿密、中国平遥和法国的多个城市都举办了展览。

        从2004年5月开始,我开始了一个新的主题的拍摄,我称之为《中国人家》。荷兰合作银行是我这个拍摄项目的赞助商,这个主题的拍摄在2008年末结束。2006,2007和2009年,我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和慕尼黑举办了“中国人家,拍摄进行中”的展览。法国出版商GALLIMARD计划在2010年10月出版一本以它为内容的书。中国出版商上海文化出版社也计划出版《中国人家》。
从2009年4月开始,作为受到政府邀请的艺术家,我来到了杭州,进行6个月的拍摄。

展览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 #9       HANGZHOU2009#9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 #11    HANGZHOU2009#1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12   HANGZHOU2009COMPOSITE12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成1 HANGZHOU2009 COMPOSITE 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成2   HANGZHOU2009COMPOSITE 2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成4 HANGZHOU2009 COMPOSITE 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成5 HANGZHOU2009 COMPOSITE 5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成6    HANGZHOU2009COMPOSITE6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2009构成7   HANGZHOU2009 COMPOSITE7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菜静物画上海郊区2006 STILL-LIFE IN SUBURBAN HOME SHANGHAI2006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厨房静物画上海2004 STILL-LIFE IN KITCHEN SHANGHAI200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侗族室内贵州省2005 INTERIOR IN DONG MINORITY HOME GUIZHON PROVINCE2005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妇女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2006 WOMAN TUANJIE VILLAGE.YUNNAN PROVINCE2006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作室的艺术家上海-朱家角2004Artist in his Studio Zhu Jia Jiao.near shanghai  200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晾干的窗帘与沙发北京2004 DRYING CURTAIN AND SOFA BEIJING200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苗族妇女云南省富民县小水井乡2006 WOMAN FROM MIAO MINORITY XIAOSHUIJUNG VILLAGE.YUNNAN PROVINCE2006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室内浙江省2004 INTERIOR ZHEJIANG PROVINCE200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家Chinese Interior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家Chinese interior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家Chinese interior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家Chinese interior

中国人家与杭州制造——谢海

        罗伯特曾经在世界很多城市举办他的个人摄影展,在中国,他也不是第一次举办展览。而这一次比较特别,展出的是他在杭州居住了6个月之后——用他别样的视角记录了他对这座美丽城市的心跳。

        我一直相信,一个诞生过伟大艺术家的地方,它的后来人一定流淌着他先人的血液。罗伯特出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曾经出过我们耳熟能详的视觉艺术的名人,一个是伦勃朗,一个是凡高。所以,当人们看到罗伯特作品中那熟悉的“酱油调子”时,请不要奇怪,因为那是他出生的“胎记”。 1963年,罗伯特定居并工作在巴黎, 而且从此他开始以摄影师作为职业。后来他还在纽约、旧金山和多伦多居住过,再后来,他来到了上海和杭州。就像凡高用生命换取艺术金字塔一样,罗伯特用游侠般的视角和观照换取了摄影界乃至视觉艺术界的尊重。有意思的是,不管是他成名作《古巴人家》系列作品还是这些年的《中国人家》系列作品,他的作品并不是什么新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他只是通过摄影,用毫无雕饰的摄影语言阐释了他对普通人或者普通人文生态的关怀。

        曾因拍摄脍炙人口的《玛丽莲梦露》、《男孩》而世人皆晓的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才是摄影的“正途”。他还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完美,如果他远离了对人生自身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生命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用大白话来解释布列松的说辞很简单,即:摄影艺术家对摄影语言的驾驭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应该超越纯视觉的把握而直指社会和人性。

        《杭州制造》系列作品是罗伯特的《中国人家》系列作品中一个章节。显然,和德国爱瑞克萨洛蒙、英国比尔布兰特、匈牙利罗伯特卡帕等摄影名家所推崇一样,罗伯特也是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实践者。他的作品中没有夸张的色彩,没有惊世骇俗的造型,更没有暗房和后期的修饰,他的作品只是他在中国的随见和随感,记录下了一些他有感觉的东西和他似水往昔的流年。

        真正的真实很美。当真实变成表情背后的力量,无需阐释。

(谢海,著名美术评论家,美术报评论部主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