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志愿者在南门外宣誓。记者李安定摄
昨日,西安市数百名志愿者聚集在钟鼓楼广场高呼:“我志愿,我快乐!”记者刘珂摄
昨日上午,107名骑行爱好者聚集在西安市南门广场,成立了“大明宫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他们以骑自行车巡游古城的方式,向广大市民热情宣传“丝路申遗”。
昨日是第24个“国际志愿者日”。一大早,来自古城各行业的107名骑行爱好者就以抖擞的精神、整齐的着装,聚集在了充分体现西安历史名城特色的南门吊桥前广场上,成立了“大明宫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
“您知道丝绸之路吗?”“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志愿者们从南门出发,向含元殿遗址一路北行。他们身穿写有“丝路申遗,从我做起”字样的绿马甲,骑着自行车,一边前行,一边向沿途的市民热情宣传“丝路申遗”行动,途中还不时停下来倡议大家去关注那些被遗忘的遗址、流散的文物,帮助文物回家。约1小时的车程中,宣传活动引来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啧啧的赞叹声。
70岁的王长才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他高兴地说,自己在西安生活了大半辈子,非常热爱这里的人文历史。“丝路申遗”在陕西有12处20个申遗点,仅西安就有大雁塔、小雁塔等6处14个申遗点,向市民宣传“丝路申遗”不仅能提升大家对城市的热爱,还能更好地宣传西安、宣传中华历史文化。
8岁的涂雨晨是最小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不很清楚什么是“丝路申遗”,但会努力了解,也会号召小朋友们热爱西安的城墙、城河,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历史文物。
据了解,2011年,“丝绸之路”将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是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中国段6个省区里申遗点最多的省份。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丝路申遗”的相关知识,107位志愿者通过网上发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并通过大明宫基金会,成立了“大明宫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这一公益服务组织。
新闻背景
国际志愿人员日: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