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双年展“打造华人世界第一艺术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民中心广场上展出的《城市下的蛋》的作品。 深城记者 高贵彬 摄  


相关新闻零九深港双城双年展周末深圳开展


     “我们不提供艺术殿堂,让普通人看不懂还不敢说出来!”


     用艺术测量深圳声音  


  在悠扬的交响乐声中,一场盛大的“城市动员”故事昨晚展开章节。夜色下的深圳市民中心,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正式开展。


  2009年12月6日至2010年1月23日,双年展在深圳和香港举行,深港这是第二次携手举办双年展。本届总策展人欧宁的策展概念独特,以“城市动员”为出发点,旨在探测当代城市对社会生活的营运和组织,以及它在行政动员、商业动员、民间动员和学术动员方面的可能性。


  在昨天的开幕式上,对于双年展,深圳市副市长唐杰表达了深圳的野心:“我们要以双年展为平台,重点关注中国以及世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现代视觉艺术的形式,面向公众,面向社会,公开展示,交流互动,搭建一个国际的交流平台,努力向世界三大艺术展看齐,打造华人世界第一艺术展。”


  据介绍,本届双年展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共有67个参展项目,来自五大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展作品的七成来自国外。主展览地址前所未有地选在了深圳市政府广场———市民广场。两个分场馆均在南山:南山深圳湾大街和南山益田假日广场。


  本届展览还将安排一个特别的“建筑物参展”的环节,通过双年展网站来收集观众的需求,并与旅行社合作,帮助观众前往中国境内不同城市亲身体验已建成的参展建筑物,以摆脱“建筑展只能展示图纸和模型”的刻板印象。(《南方都市报》周昌和)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年展上展示的装置。  


  2005年,深圳以“城市,开门!”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7年,深圳携手香港,采取“同一主题,两地举行”的方式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双年展。2009年,深港再次携手举办第三届城市建筑双年展。


  唐杰说,当前,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赛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被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设计之都”,“深港双城双年展”是深圳打造“设计之都”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以双年展为平台,重点关注中国以及世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现代视觉艺术的形式,面向公众,面向社会,公开展示,交流互动,搭建一个国际的交流平台,努力向世界三大艺术展看齐,打造华人世界第一艺术展。”


  本届双城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欧宁提出了“城市动员”的展览主题,旨在探讨发动一场盛大有效的有关城市空间优化与文化品位提升的社会动员的可能性。欧宁说:“希望在接下来的50天时间里,双年展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以及对文化、艺术、城市和建筑的思考。”


  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建设与变化的前沿地带,以其开放的城市心态,不断吸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为保持和推进深圳“先锋城市”的角色,深圳市希望借助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这个交流和展示的艺术平台,吸引更多领域的学者、艺术家和社会公众,来共同关注、印证我们的城市发展进程。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办,并与香港进行跨城合作,是中国目前惟一的以城市建筑为主题的国际双年展。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自国内6个城市的几位的哥在双年展上讲述各自城市的故事。


  六城的哥开的士参加双年展


  这些天,在市民中心B区门口可以打到长沙、武汉、郑州、重庆、石家庄和呼和浩特的出租车。这不是天方夜谭,这6座城市各1辆的士及11位的哥被邀请来深圳参加双年展。他们要做的是在深圳开6天出租车,并向乘客讲述他们各自城市中的故事。


  荷兰记者发起“百日谈”


  这个双年展项目叫“百日谈”,它非常地特别和有趣。“百日谈”是“西部大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一个关于中国中西部新兴大城市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于2009年由荷兰记者MichileHulshof和建筑师DaanRoggeveen发起。该项目邀请来自中西部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在双年展开幕的前6天在深圳驾驶,免费为市民及观众服务。


  MichileHulshof告诉记者,他来中国两年了,在上海和建筑师DaanRoggeveen认识后,两人对中国中西部城市发生了浓厚兴趣。“坦率地说,中国中西部的大城市在国外并不出名,即使是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在欧洲也不是家喻户晓。我们想从记者和建筑师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大城市的发展,为此还将写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


  的士成为双年展流动展场


  MichileHulshof说自己受邀参加双年展后,决定讲讲故事。“但是谁是最好的讲故事的人呢?我们想到了的哥,的哥们几乎对城市无所不知,他们对城市的酒店、KTV和餐厅了然于胸,知道这座城市最繁华、最好玩的地方,知道城市最新流行什么。但是的哥一般只在自己城市开车,我们希望这6个城市的的哥开着自己的出租车,成为双年展的流动展场,由的哥向乘客们讲述他们城市的原汁原味的故事。”


´,´

  11名的哥均首次来深圳


  “我是长沙的的哥,我的车上放着歌颂毛主席的红色歌曲,我是来向深圳人民推荐湖南红色旅游的。”的哥李建成一口的长沙话,说自己曾经在东莞工作了1年多,但很遗憾从没有来过深圳,这次算是圆了一个梦。他说自己来参加双年展,是因为MichileHulshof有一次在长沙坐了他的车,说服了他来参展。


  武汉的的哥陈胜、徐汉斌告诉记者,他们也是第一次来深圳。“本来是另外一辆武汉的出租车来深参展的,但是有事来不了,一个双年展的志愿者恰好坐了我的车,说服我来参展。因为很匆忙,我来不及办港澳通行证,不然也去香港看看。”陈胜昨天出车八九趟,他说:“坐我车的很多人告诉我,自己是哪个省的人,尽管他们很多都已经是深圳户口了,但就是不说自己是深圳人,这是不是移民城市的一个特色?”


  杨文胜、张瑞平都是重庆市公运集团出租车分公司的司机,其中,杨文胜是2007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08年“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2009年“重庆市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多种荣誉的获得者,在重庆开出租车超过10年;张瑞平也是地道的“重庆崽儿”,开出租车12年了。


  六城中离深圳最远的是呼和浩特市。的哥李洁旺、范二喜开了将近4天的车才到深圳,单程长达3100多公里。“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估计我是内蒙古的哥中第一个跑这么远路的。来深圳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其它两城的的哥是郑州的张洪伟,石家庄的范振建。只有张洪伟是单独驾驶的士来深圳,因为副驾驶结婚去了。


  来深的6辆出租车共有11名的哥,都是第一次来深圳,而且是参加一次盛会。在深圳开车的这6天,他们将从市民中心B区门口出发,沿深南大道往西走一段再返回出发地,全程约15分钟。作为双年展的一个参展作品,“百日谈”是纯公益性的,对乘客是免费的。


  “有深圳市民、游客和老外坐了我们的车。他们都非常惊讶,说这个作品太有创意了。”的哥们对记者说。(深圳新闻网 欧东勇 高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