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归还文物 只限“二战掠夺品”(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贝内文托弥撒经书以独特的贝内文托字体写就

  掠夺品归还法案即将生效 中世纪经书成英国博物馆机构首件归还品

  希腊政府多次向大英博物馆索要埃尔金石雕一直没有下文,但近日,根据英国新通过的一项掠夺品归还法案《大浩劫(丢失艺术品)归还法案》,一本中世纪的经书却意外成为英国博物馆机构第一件归还给其合法拥有者的物品。“尽管我觉得该法案不会使用得太频繁,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为那场浩劫合上新的一章。”提出该法案的工党议员迪什莫尔说。

  “顾问团”专司归还“战争赃物”

  这本来自贝内文托的弥撒经书,是二战期间在盟军轰炸了这座意大利南部城市之后不久,从一个大教堂里被偷走的。自1947年开始,经书成为大英图书馆的藏品。根据上个月通过的一项新法案,经书将在几个月内归还给意大利。

  贝内文托弥撒经书是12世纪的一本仪式用书,它以独特的贝内文托字体写就,这一字体在8世纪至13世纪流行于当地。该书是在圣索菲亚修道院的藏经楼里完成的,供当地修女在作弥撒时使用。

  1944年,它被一名英国情报官员道格拉斯·阿什上尉从那不勒斯带到英国,并拿到伦敦一家拍卖行拍卖。阿什上尉在书信中记录道,“1944年4月,我在那不勒斯买了一本旧书,我对它一无所知,根据二手书店的介绍,我只知道它确实非常古老。”

  这本书如何会到那不勒斯的无从知晓,但大教堂辩称,在1943年9月城市遭到轰炸之后,经书就从教堂里失踪了,因此和“战争带来的大混乱”直接相关。

  代表英国处理该项事宜的“掠夺品顾问团”经过调查,认为经书确实是“赃物”,意大利方面的声称有其正当性。因此建议将贝内文托弥撒经书归还给贝内文托。意大利教堂方面的法律代表杰里米·斯科特对新法案表达了欢迎。

  不涉及“二战掠夺品”以外文物

  英国政府在2000年设立了“掠夺品顾问团”,处理在二战中失去艺术品的当事人的诉求。据悉,“掠夺品顾问团”目前已处理了9宗藏品的所有权问题。除了大英图书馆,泰特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和考特奥德艺术学院等英国国有的博物馆机构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它们中大部分选择了向对方支付一定费用的赔偿。据悉,泰特美术馆于2001年曾为一张油画作品赔付了12.5万英镑;大英博物馆于2006年赔偿给一组大师级作品的原始持有者后裔17.5万英镑。而贝内文托弥撒经书的归还则实现了新法案的精神。

  该议案在今年早些时候由工党议员安德鲁·迪什莫尔提出,他认为法案将“改变长久以来的不公正”。《大浩劫(丢失艺术品)归还法案》于上月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正式生效。它将代替各博物馆原本的自订规则,比如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就受到一项关于典藏品的禁令保护。“掠夺品顾问团”此后便可依据此项法案开展工作。

  希腊和尼日利亚也正在积极寻求从大英博物馆得到埃尔金石雕和贝宁铜像。但该项新法案并不涉及这些物品的法律地位,因为新的《大浩劫(丢失艺术品)归还法案》只对二战时期(即1933年至1945年期间)丢失的物品生效。英国文化部官员玛格丽特·霍奇(Margaret Hodge)表示这项新法案让人欢欣鼓舞,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纳粹时期承受巨大痛苦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当年艺术品被纳粹大肆掠夺本身就让人痛苦万分,如果他们的后裔又不能要求被掠艺术品物归原主,对受害家庭来说实在有失公正。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