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风景烙画拿到专利 烙铁当笔宣纸上绘画

在贵阳市甘荫塘,住着一位从事烙画艺术创作与研究达30余年的高级工艺师陈国梁。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陈国梁精心制作了一幅《福娃纳福》的烙画送给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这幅画如今被奥组委收藏。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国梁将多幅心爱之作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了灾区。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陈师傅的工艺创作之路遇到了困难。
高级工艺师拿到发明专利
陈国梁先生家三四十平方米大小的客厅,摆满各种烙画作品,犹如一间“展览馆”。《苗女采茶》、《黔山秀水图》、《黄果树》等烙画挂满了墙壁。除此之外,便是陈师傅这20多年来,荣获的各种获奖证书以及奖杯。而一张在宣纸上烙画根艺字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更让人感到惊奇。
陈国梁告诉记者,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烧热的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烙画创作工序繁多,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陈国梁说:“我学习烙画完全是靠自己的苦心揣摩。”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己对烙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美术功底好,他很快便掌握了烙画的基本制作工序和技巧。经过多年的苦心创作与专研,他的烙画技艺,在贵州已是数一数二,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金奖。
他说,一般的烙画都在木板上创作,但由于木板本身有颜色和纹路,会影响画的色泽和清晰度。为此,他开始尝试在宣纸上作画。如何处理宣纸和把握烙铁的温度成了最大的难题,温度低了,看不出烙画效果,温度高了,宣纸就破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国梁实验尝试了不下百次,最终获得了成功,宣纸上烙画根艺字的方法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
苦于无资金 贵州风景烙画盼“伯乐”
陈国梁对记者说:“我的画,国家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定了一个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不低于每平方尺500美元。而在国内市场,中国书画研究院则是给我定价900至9000元每平方尺。”
陈国梁还专门制作了含有丰富贵州元素的烙画旅游产品。他创作的“贵州八景”的册页用烙铁绘制出黄果树瀑布、龙宫、红枫湖、小七孔等贵州八个旅游景点,生动传神。
“这种册页作为旅游产品收藏是很有意义的,我很希望能把贵州旅游风景烙画作为旅游产品推广出去,规模生产。”陈国梁告诉记者,由于烙画成本较高,他现在的资金又十分有限,仅仅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将这些工艺品大规模的推向市场。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位爱好烙画的“伯乐”,与他一起将烙画艺术进行工厂化生产,以大规模推向国内外市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