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片损失过半青岛总督府修缮将用1/3古瓦(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瓦外观与老瓦是一样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挑选后可以再利用的老瓦

  胶澳总督府修缮,百年老瓦如何处理,经本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最终有了结果。11月30日,记者从负责此项目的青岛市房产经营公司了解到,总督府正门“前脸”部分将全部用完整的古瓦,大约占到整个屋顶的三分之一,其他部分用新瓦代替。

  破损情况 12万片损失过半

  30日,记者联系到负责总督府修缮工作的青岛市房产经营公司。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总督府屋顶覆盖着大约12万片瓦,分为筒子瓦、脊瓦、长平脊地瓦、牛舌瓦等十八种瓦片,从1903年建成到现在,在平时的养护维修过程中,也曾经更换过瓦片,不过数量极少。甚至在八十年的一次大修中,也没有对屋顶瓦片进行大检查。

  据了解,限于当时的技术,瓦片是白石灰抹缝,经过百年的海风侵蚀、风化,瓦片开始出现大面积渗漏,不少瓦片粉化、脱落,有的看着不错,一碰触就会碎。“本次维修养护工程对整个屋顶进行全面检查。”房产经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说,不过由于西侧瓦片还没有拆完,不能确定毁损的瓦片有多少,但是初步估量毁损过半,能够重新利用到屋顶的瓦片大约有三分之一。

  本次大修对全部瓦大体检

  对有市民提出,应该按照《威尼斯宪章》中以修旧如旧为准则,小修和保养为方法,保留构件为要点的方式进行维修。房产经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建筑是经营公司管理的公用公房,该公司一直负责此建筑的日常维修,此次大修严格遵照国家《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相关办法,进行维修报批。

  而且此建筑在1984年的时候也曾经大修过一次,对屋面破损部位的瓦片进行大面积更换。这20多年来,虽然产权单位多次安排局部维修和日常维护,但由于该建筑年代久远和构造特殊,小修已经无法保护文物建筑,因此才决定再次大修,不再是破哪里修哪里,而是对瓦片全面检查,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另作处理。

  旧瓦处理除留用其他移交

  记者跟随房产经营公司的人来到工程大院,现场堆着被拆卸下来的老瓦和运来的新瓦,形成明显对比。据介绍,新瓦是从淄博市一家著名的琉璃瓦厂专门定做的,新瓦在材料、规格、尺寸等方面都与原瓦保持一致,新瓦都是在模具换了多次后才定样,“不过新瓦的颜色还是和旧瓦区别较大,因为旧瓦的颜色是经过百年洗礼的,不可能再一样了。”一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大院内看到,工人把拆下的旧瓦根据其保存程度和种类分别堆放起来。在拆下来的旧瓦中,除了带有德文的原瓦,还有不同年代修补时使用的瓦。有关负责人表示,所有旧瓦都要经过甄别,大约有五六名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挑拣,并且把石灰去掉,保存完好能重新使用的在清洗后按照种类堆在一处。有破损不能再用的,将在施工完成后移交给相关部门,由文物专家评估文物价值后处理。

  工程定位此次为文物保养维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岛市目前仅有两家有资质维修文物建筑,负责胶澳总督府维修工作的青岛房产经营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原房产局下属单位,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负责老建筑维修,像青岛有名的八大关建筑群等都是由其一直负责维护。

  据了解,对于总督府修缮,在2009年11月份时,曾组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名专家、中国德意志文化遗产基金会2名德国专家和青岛市建筑、人文专家进行论证,确定该工程性质为保养维护工程,考虑到瓦的特殊历史背景,要求屋面瓦坚持坏多少换多少的原则,以及原貌修复的原则。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