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写的是中文?温故知新"厚生"抄自中国经典

    奥巴马访华会引用哪句中国古诗文?很快就有了答案。

    16日奥巴马在上海的科技馆演讲中引用了一句“Chines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显然这是《论语》中的名句“温故而知新”。对于奥巴马访华,国内外的报道连篇累牍我就不凑热闹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新闻人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潘基文在11月15日开始进行24小时绝食行动,以此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早前一天已进行的24小时绝食行动,呼吁全球行动起来消除饥饿。

    就在潘基文进行绝食之前的11月13日,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国际儿童日接受新华社专访,并为国际儿童日题词。在采访结束时潘基文欣然命笔,通过新华社为“国际儿童日”和《儿童权利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日题词:“Children  are  our  future.  We  must  work  for  health,education,equity  and  protection  for  every  child  in  the  world.”这句话由新华社翻译为中文:“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为世界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教育、平等和保护而努力。”

    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写道:“随后,他又特意用中文写下‘儿童保健、厚生增进’8个字,强调加强儿童保健和福利的重要性。” 

    潘基文写下的这8个字的确是汉字,但是却不一定是中文。因为“厚生”是典型的日语词汇(こうせい,音Kōsei),我们都知道日本有个“厚生劳动省”。

    在日英辞典中,“厚生”的解释是“public  welfare”(公共社会福利),“增进”这个词虽然在汉语中常用,但是“××增进”的结构却又是日式的,比如日语中常听到“健康增进”的说法。所以,潘基文无意中使用了日语的词汇来表达汉语,属于日式汉语,这也是韩国人常犯的毛病。有一次我乘坐韩国航空,看到飞机屏幕信息显示“残余所要时间”,貌似也是把日语混到汉语中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厚生”二字也不是日本人旱地拔葱自个儿弄出来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尚书·大禹谟》就有“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句子,正德,正人之德;厚生,厚民之生。所以说日本人所说的“厚生”也是从中国经典中抄来的,只不过赋予了“public  welfare”的现代意义。当然,中国人也依然在使用“厚生”二字,而且还相当常见。我们在中国移动的宣传资料上看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理念,其中“正德厚生”就是《尚书》中摘出来的。

    温故而知新,潘基文写的“厚生”还真是中文,而且是经典汉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