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的照片也算艺术品 成都摄影师捕捉“灵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们的摄影作品

昨日,成都当代摄影展“纵目:找寻存在的意义”在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阿斗、陈春林、冯立、李俊、骆丹、刘珂、木格、杨怡等8名本土摄影师带来了158幅震撼人心的照片,其中陈春林一人就有100幅照片参展,这组照片名为《相》,而曾在本报摄影部供职的艺术家骆丹也展出了他曾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获得金奖的作品。据悉,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其间还将举办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幻灯片放映会。

摄影艺术家平均35岁

参展摄影师的照片基本被放大到1米4左右,被悬挂在有工业色彩的展厅内,每幅图片背后都有个特殊的故事。这些照片是阿斗、陈春林、冯立、李俊、骆丹、刘珂、木格、杨怡等8名本土摄影师的最新力作,他们平均年龄35岁左右,他们的照片就像他们本人一样朝气蓬勃,充满激情。阿斗的《沙马拉达》拍摄的是凉山州彝族百姓的面孔;李俊的《无常时》则用观念手法拍摄出灰尘之美;冯立的《白夜》是写给成都人的抒情诗;骆丹的《在路上》从细节上展现了中国的人文风景……有意思的是,展览开幕不久,主办方在展厅正中的墙上扯起一面6米长、4米宽的超大“银幕”,所有摄影师的作品幻灯片在上面滚动播放,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很多观众感慨就像在看坝坝电影。

PS的照片很有创意

参展艺术家之一的杨怡曾是一名出色的平面设计师,最后他毅然转型摄影,这次他展出的《没。故里》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有创意的作品,在三峡大坝竣工之前,他在那里拍摄了很多照片,他拍库区居民时会让对方戴个有呼吸管的潜水镜,然后把这种另类的照片进行PS,整个城市和居民就像沉入了水中。他说:“以前的三峡已经不在了,我是川东人,所以特别理解库区百姓离井别乡的心境。”杨怡表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当代摄影,这个以前相对冷门的艺术种类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们几个摄影师都签约了北京甚至国外的画廊和艺术机构,现在摄影收藏市场也被行家所看好。”

各个都在海外打响名头

本次展览策展人何明介绍,举办这次摄影展主要是想让本土的当代摄影首次集中展示并发出自己的声音,他说:“这批摄影师实力都很强,而且还参加过荷兰、美国、法国等国外的摄影展,反响不俗,但他们在成都本地却没什么名气。现在政府对当代艺术和创意产业都很支持,给他们举行展览赶上了一个很好的节点。”据何明介绍,明年他还将继续策划类似的当代摄影展。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