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辰2009秋季拍卖会预展17日拉开帷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相关链接:北京华辰2009秋季拍卖会11月登场


  北京华辰2009秋拍预展17日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拉开帷幕,共展出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影像四个门类1000余件拍品。弘一书法、谢稚柳和齐白石书画专题成为现场亮点,瓷器部分张宗宪数件珍藏备受青睐;重新推出的影像专场得到众多藏家及业内人士的关注。展览持续至19日结束,拍卖将在同一地点于11月20 日至21日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中国书画部分特别推出“书巢秘藏近代名士手迹专场”及 “谢稚柳先生百年纪念专场”。书巢秘藏近代名士手迹专场是是现代著名文史专家王伯祥、王湜华父子两代学人毕生保藏的师友手迹,萃集了弘一、夏丏尊、马一浮、钱钟书、茅盾、沈从文、顾颉刚、叶圣陶、俞平伯、张伯驹、赵朴初、启功、周汝昌等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名流。今年是谢稚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谢先生家属提供的三十多件精品构成了华辰今次谢稚柳先生百年纪念专场,分为师友留存、壮暮遗墨、高花逸笔、鱼饮旧藏四个部分,全面展现了谢稚柳先生高妙的艺术境界。“齐白石绘画专题”是此次秋拍另一特色。从海内外蒐集的近二十件画作,集中展现了白石老人从中期到晚年变法的流风演进,凸显老人质朴无华而又颇具世间情味的艺术特色。此外,吴昌硕《红梅苍石图》(张宗宪先生旧藏)、徐悲鸿《双骏图》(白杨女士旧藏)以及李可染《雨余清暑图》和《阳朔小品》、郑板桥《竹石图》、石涛《山水》等精彩绝伦的作品,也同样值得期待。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宗宪旧藏 明正德珊瑚红釉渣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宗宪旧藏 明万历青花五彩龙凤纹印盒


  瓷器部分,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旧藏“明正德珊瑚红釉渣斗”釉面匀净光亮,色泽呈明快的珊瑚红色,通身别无繁饰,堪称奇珍;“明正德黄釉盘”通体施黄釉,釉面肥腴滋润,呈色娇嫩清亮,釉色娇黄如鸡油;“明万历青花五彩龙凤纹印盒”形制工巧,绘制精美,色彩艳丽,尤其赢得藏家喜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09秋拍预展现场


  油画部分,华辰延续一直以来坚守的“红色经典”品牌阵地,依美术史发展脉络为线索,以展现时代风貌为准则,遴选了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的美术作品。同时推出“经典版画”,“当代艺术”,及“大众美术”(暨年画、宣传画)系列,依旧以学术性和多元化构建此场油画拍卖的基本格局。吴冠中创作于2002年的《方庄之恋》是“当代艺术”板块最大亮点之一。画家通过提炼的形体、流畅的线条来表现对柳树的感受和动态,既有具象体现又有抽象表达,中国文学的诗歌意境荡漾因分之其间。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影像专拍 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影像专拍 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影像专拍 预展现场


  如甘学军所说,“华辰影像 ”无论对于华辰本身还是学术界乃至艺术市场似乎都难以割舍。影像拍卖的停滞遭遇业内外强烈反应,基于业务思路的重新梳理,出于对开拓摄影市场和促进影像艺术研究的一份责任,今秋再次恢复影像专拍。


  据华辰影像部主任李欣介绍,此次影像专场主要分为“新中国60年纪实摄影经典”、“张印泉摄影底片和原始照片”、“原始文物老照片”、“摄影古籍善本”和“邵福旿摄影史料”五个内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次推出的摄影古籍善本


  新中国60年纪实摄影经典专题作品,有构建了中国领导人公众形象标准的经典照片,有反映新中国第一代摄影家的视觉组构和表达的代表作品,有50-60年代在新闻摄影与画意摄影的交织和妥协中创作出的象征性艺术摄影的代表,有70-80年代中国独立摄影师崛起的标志性作品,有90年代主流了中国摄影艺术的“纪实摄影运动”的代表作等等。


  此次推出的张印泉533张底片和214张原版照片,是大师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主要作品,也是目前发现仅存的一批保留下来,且反映了张印泉最高艺术水平的珍品。她透露,当天已经有国外相关机构表示收藏该组照片的意向,但她希望能有国内藏家将其购得,因为它们是研究张印泉和中国摄影史极其重要的史料。李欣表示,“华辰影像”将为建立和完善国内摄影收藏参考及市场价值标准而不断努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