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李方膺画作《菊石图》有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扬州八怪中,李方膺一生画的最多而且最好的是梅花和菊花。

年轻时的李方膺一边“奋志为官”,一边“尽力作画”。可是为官,百姓喜欢,朝廷不愿。终被弹劾,罪名贪赃,实为素日对长官不恭,庐州知府发难。时年,李方膺已经54岁,正如其言:“九年宦海任飘篷,嗣后关门作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这之后,李方膺一心一意挥毫泼墨,以卖画为生。借住南京项氏花园,号借园主人,并与袁枚过往甚密。袁枚称他“有士气,能吏术,岸然露圭角”、“傲骨郁作梅树根,奇才散作梅树花”。

近日读李方膺画作《菊石图》,深有感触。李方膺的《菊石图》不止一种,我读到的是“乾隆丙辰(1736)春日”画作,上面题有“秋花最是迟开好,且可东篱护晓霜。”还有一种作于乾隆四年(1739),题句为:“此画由霁儿保存,好事者一观,需米五石、酒十斗。”足以见得他的自负。

前种《菊石图》为设色纸本,纵171.5厘米,横44厘米。以且浓且淡的墨彩,描绘出刀削壁立的石柱,尽显其挺拔、坚实,傲视一切。淡墨勾写菊花,以石青略点叶面。花开之态与石柱、菊茎之线条,无意谋求却又精心布置,恰到好处。其用笔,轻重缓急尽在一念之中,纵横飘逸,时有传神之笔,写尽菊花凌霜傲寒之精神,真是“信手作来自得宜”,触于目而运于心,无意挥洒却浑然天成。

你看那怒放的菊花参差而上,触目惊心地伴石而立,金光灿烂。秋阳高照,朗朗天空,寥廓苍茫,秋色无尘。

让人感到神奇的,在秋菊迟开之际,石柱之下,幽兰丛生,这是时空的错乱,还是季节随人意。不管怎样,纵观全图,高迈清朗,光色迷人,仿佛读者身处其境,充分感受到“秋花最是迟开好,且可东篱护晓霜”的美好憬悟。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