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城市应共同承担大遗址保护的历史使命——访河南省郑州市市长赵建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全民参与。”昨日,在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会场,河南省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在接受专访时向记者强调了他对秦汉—罗马文明展的“观后感”。

  兄弟城市应共同承担开发使命

  赵建才说,洛阳和郑州同属于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文物储备等多方面存在相通的地方,郑州和洛阳这一对兄弟城市应该共同承担起大遗址保护的历史使命。

  与洛阳一样,郑州为数众多的大遗址中有多处分布于城市的核心区。郑州商城遗址拥有近3平方公里的内城规模和2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分布于郑州市的核心区域,其城墙及两侧规划建设的绿化带,已成为郑州市民抚摸历史、追古思今、休闲娱乐之地。巩义宋陵占地面积30余平方公里,分布于巩义市郊,高耸的封土和威武的神道,已成为巩义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赵建才认为,大遗址保护是一项投入较大、收益周期较长、公益性极强的事业,单靠市场推动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郑州、洛阳等处于同一经济区域、拥有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应当加强在文化方面的合作,通过“组合拳”拓宽大遗址保护的发展渠道。

  保护大遗址当注重文化旅游

  对于洛阳市提出的“通过大遗址保护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策略,赵建才认为非常符合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赵建才说,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有100处,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是中国文化遗产中最精华的部分,需要我们用最先进的理念、最完美的策划、最科学的方法来加以保护、展示和传承。为此,着力于保护大遗址的城市当首先打造文化精品工程,使用多种方式,在大规模整治遗址周边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风貌,使其成为城市中最有文化品位的地方。以巩义宋陵为例,郑州市将尽快完成其总体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对其进行保护,推动宋陵国家遗址公园早日挂牌。

  洛阳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拥有高密度、大规模、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还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从此次秦汉—罗马文明展上不难看出,洛阳市在提升大遗址保护文化内涵和旅游张力方面已卓有成效。”赵建才说,只有将遗址保护衍生到旅游业,才能真正做到全民参与,使大遗址的文化内涵更加充实。(河南省文物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