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政府市长于翠利: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句丽文化名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南麓,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2004年7月1日,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遗产地。

集安市人民政府市长于翠利在发言中说,一个城市要彰显自身的魅力,就必须探索其发展的源头。集安作为高句丽民族早期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文物。以挖掘和研究历史人文内涵为基点,集安市正在努力打造高句丽文化品牌。

集安境内有众多的高句丽遗址,与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和民宅混杂在一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对遗址的挤压越来越大。于翠利说,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矛盾,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化进程对高句丽遗址及周边环境的破坏,成为集安市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集安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整体保护,协调发展,整合资源,系统展示”的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理念,编制了《集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遗址保护区内的城市建设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疏散城内人口,外迁公用设施,弱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遗址保护的空间;建设政务中心,把所有政府机关单位从遗址区域内迁出;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把遗址周边的工厂全部迁移到工业园区内;建设人性化小区,将遗址附近6000余户民宅整体搬迁到新区。

与此同时,集安市还投资7000万元建成高句丽文物展示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将军坟、好太王碑、禹山贵族墓地、丸都山城、国内城等五大遗址公园,集中展示了高句丽文化的历史风貌。另外,充分考虑和借鉴了高句丽古朴典雅、崇白尚石的民族建筑风格,城市建设按照体现城市主色调的“黑白灰”、展示城市品位的“素淡雅”、表现城市建筑风格的“精秀美”理念,累计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于翠利说,集安市在挖掘文物遗迹和搜集高句丽传统民俗、风俗的基础上,把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转化为展示性、操作性强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浓郁高句丽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场馆、休闲活动广场、餐饮住宿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了世界遗产高句丽、长白山下小江南、中朝界河鸭绿江三张旅游品牌。

为满足居民休闲、运动、健身的需要,集安实施了遗址公园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每一位居民都享受到大遗址保护开发建设带来的益处,自觉投身到保护遗址的行动中。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