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 走出具有安阳特色的大遗址保护之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河南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和全国唯一的国字号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

  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在发言中说,安阳共有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4处,其中有76处为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安阳殷墟遗址与三杨庄遗址因其具有重要价值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进入全国百大遗址之列。

  殷墟位于安阳市区西北,是闻名中外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均在这里出土问世。1961年,殷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第33处世界遗产。

  三杨庄遗址位于安阳市东南的内黄县,面积约10.5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14处汉代建筑遗址。2005年,三杨庄遗址以其独特的考古研究地位,被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广智认为,安阳殷墟遗址与三杨庄遗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价值高,具有全国唯一性。殷墟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三杨庄遗址则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古城”。安阳市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结合安阳文物工作实际,以殷墟和三杨庄两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为重点,科学谋划,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安阳特色的大遗址保护之路。

  一是安阳市委、市政府把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了对大遗址的有效管理;二是结合安阳大遗址分布情况,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并把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实现大遗址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勾画蓝图;三是开展“爱我安阳,爱我殷墟”系列宣传活动,动员全市人民积极为保护殷墟遗址献计献策;四是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开创了和谐发展新局面。

  目前,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已初具雏形,依托安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存,实施的“三阳开泰”旅游发展战略也已初见成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