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微笑一眼严肃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误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班牙两位科学家通过神经学和光学分析,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进行了新的解读,他们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系视觉误差所致。西班牙阿利坎特神经科学院的科学家路易斯·马丁内斯·奥特洛和迭戈·阿隆索·帕布罗斯通过最新研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系视觉误差所致。她的笑容之所以时有时无,是因为我们在注视她的时候,眼睛会向大脑输送不同的信息。


  一开始,两位科学家要求志愿者在不断变化的距离观赏画像。在距离很远时,看到的图像很微小,志愿者很难分清其面部表情。随着距离接近,画面变大,他们开始看到笑容——画像越大,越容易看到笑容;接着,科学家让志愿者分别注视30秒钟的白色屏幕和黑色屏幕,然后再让他们观赏蒙娜丽莎画像。志愿者在注视白色屏幕后更容易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眼睛长时间注视也会影响志愿者观察到笑容。”奥特洛说。他们利用软件跟踪20名志愿者注视画像的位置,同时分析他们眼中蒙娜丽莎的笑容变化。在注视了1分钟后,志愿者倾向于集中到蒙娜丽莎嘴巴的左侧,并判断出她在微笑。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 83%,厌恶9%,恐惧6%,愤怒2%。 (综合)


  “神秘微笑”的困惑


  意大利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肖像画杰作。画中蒙娜丽莎的妩媚笑容具有一种如梦似幻的千古奇韵,被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时而容光焕发,转瞬间就神情严肃?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令无数欣赏者和研究者感到困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