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普查历数溪口三石村的古祠堂



  宁波奉化溪口三石村分陈家、何家、赵家。在普查队员的调查下,找到了这三个分别有代表性的老建筑——陈家祠堂、何氏宗祠和赵氏宗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家内景由东南向西北

  陈家祠堂
  陈家祠堂名流庆堂,位于奉化溪口镇三石村陈家,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该建筑坐北朝南,四合院式。中轴线上的门厅、戏台、正殿,排列有序,厢房分列左右。跨入第一进门厅,展目而视,规整的布局之中显得几分庄重。两侧的扇面墙遮映着厚重的青石基座,前设廊的双步梁上雕刻着富丽堂皇的彩绘,所刻的人物造型新颖别致,栩栩如生,艺术价值较高。明间门额上挂着一块木匾,上书“剡上名宗”四字,上款“光绪二十二年冬仲”,下款“萧湘谨书”。
  陈家祠堂还有一处看点,就是戏台所施的彩绘。戏台在第一进门厅明间后檐,还是歇山顶、施藻井的结构,额枋内外均施有内容丰富、人物造型迥异的彩绘。
  再走入第二进正殿,五开间的宽阔度明显比前进的三开间不逊色。明间梁架四柱十檩,五架抬梁带前后双步。明间高高悬有一块匾额,上书“流庆堂”,上款“光绪乙未孟夏”,下款“同邑孙锵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何家门厅前立面由南向北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名恩本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该祠堂坐北朝南、四合院式。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戏台、正殿,左右设耳房。与陈家祠堂略有不同的是,何氏宗祠前进门厅两侧的扇面墙采用的红石基座,并非常见的青石基座。明间门额上高悬一块木匾,上楷书“何氏宗祠”,上款“光绪三十二仲冬榖旦”,下款“孙培棠书”。
  后檐依旧设戏台,额枋内外均饰有彩绘,为戏曲人物图,造型或庄严华贵,或朴野乡土。内容丰富,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后进正殿的明间悬匾一块,上书“恩本堂”,上款“光绪己丑岁黄钟月中溪吉旦”,亦为孙培棠所书。
  何为恩本之意?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孝敬父母本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底线,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孝道文化被某些丧失人格的人撕裂,不孝之例不胜枚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家

  赵氏宗祠
  溪口镇三石村陈、何家村均各有自己的宗祠,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或雕刻精美,或格局规整。而在赵家发现的赵氏宗祠却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比之前发现的陈氏宗祠、何氏宗祠在年代上要晚些,但它带有的精美戏台反而提升了它的文物价值。
  戏台在明间后檐,歇山顶,设四柱,通体为石质,藻井为穹窿顶,空间大,制作精美。
  除去精美的戏台,就是工匠们对建筑的灵活设计了。前进门厅前施有照壁,呈扇状展开,气势不凡。基座由青石并列砌成,素面的青砖堆砌成古老的墙体,尤其那正中堆塑的欢快跳跃鲤鱼形象,表意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实为精品。
  门两侧的板壁上还刻有楹联三对,为鄞县王一仁、裔孙赵章法等所书。其书法遒劲大方,结体优雅,落笔飞扬,墨蕴酣畅,为赵氏宗祠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宁波奉化市文保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