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世代自称是杨家将后代 “书社”佐证优良遗风

在广州金沙洲,有一座纪念杨家将的“先锋庙”和一些杨姓村民。这些杨姓村民大多认为,他们就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
“两块先人留下的石碑,可以说明我们是宋代杨家将后代。”昨日,家住广州金沙洲的数位杨姓村民称,他们就是杨家将流落此地繁衍的后代。迄今村里还保存着一座纪念杨家将的“先锋庙”,以及两块纪念杨家将的石碑。这些杨姓村民是否为杨家将后裔?尚待专家考证。
庙墙镶嵌两块清代石碑
记者在金沙洲看见,村民所指的“先锋庙”位于金沙洲小学附近,现存总面积约为17平方米左右。庙身由青砖砌成,庙顶盖有陈旧的木板和黑瓦。约2.6米高的庙门由条石和木板做成,门框上刻有一副颇具气势的繁体字对联:勇冠三军千古谈,恩覃四海万古春。但门楣上刻的几个大字,已被早年刷上的“毛主席万岁”盖住。屋檐上,横挂着一块雕花刻鸟的木板,鸟似喜鹊,花像腊梅。
大门右侧墙壁上,并排镶嵌着两块石碑,碑文中许多文字无法辨别。从碑文落款可知,一块碑刻于宣统二年,一块碑刻于道光三十年。两碑所述谈到重建“先锋庙”的意义。两碑还刻有捐款建庙者的名字,共100多人,所用货币为银子。捐款多的“助银三大元”,捐款少的“助银二大元”。
“听鼓角之声,思将帅之臣……世为边帅,历挫金人,吾乡去世,启宇聚族于浔……”短序中有类似的文字记述,整个短序却因风化难以通读。它的大意是后代要传承忠勇精神,凭吊杨家将丰功伟绩。
世代皆以忠臣后代自居
杨姓村民表示,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代,受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影响很大。因为长辈总会告诉晚辈,“先锋庙”旁姓杨的人是杨家将后裔。一些年长者还说,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锋庙”的香火依然旺盛,族人经常在此祭奠。从庙门口铺出的一条石板路,宽2米多,一直延伸到300米开外的杨家祠堂。遗憾的是,祠堂在大约2003年时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一所小学。记者昨日看见,原址周边仅剩下几棵古老的木棉。
“书社”佐证优良遗风
杨姓村民还说,以前“先锋庙”内有两尊塑像,好像雕塑的是杨六郎和杨宗保,它们在“文革”时被搜走。杨姓村民普遍认为,他们是“二杨”后裔。这一族人留居广州的原因,极有可能和杨家将的“平南”战事有关,或被奸人陷害有联系。
记者看见“先锋庙”周边区域,有五六栋青砖老屋的门楣刻有“书社”字样。杨姓村民说,这些“书社”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是用来教育子女的私塾。据传,杨家将非常重视文化教育。
杨姓村民还说,新中国成立前,“先锋庙”周边赌馆、米铺、商行林立,祠堂庙宇很多,至今给人留下记忆的有主帅庙、天后庙等,东西南北土地庙的香火特别旺盛。每年农历正月初,均有几只船载着戏班子来此唱大戏,一连要唱好几天,热闹非凡。
杨姓村民据此认为,金沙洲虽是一个岛屿,但自古以来商贾发达,人丁兴旺,林秀水清。杨家将后代之所以上岛定居,可能与金沙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
村民呼吁保护先锋庙
“先锋庙”的外墙上目前写有一个红色的编号。村民说,这是一个意味着“先锋庙”要被拆除让道的标志,因为这里已有新的街道规划,庙宇会被推平。眼前尚无文物保护部门来普查研究“先锋庙”,他们为此感到十分担心,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白云区文化局相关人员表示,对“先锋庙”及其两块碑文的情况,他们已接到报告,将抓紧时间去了解查实。如属文物,他们会按规定进行有效保护,并对“杨家将”后代一说多方考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