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向法兰克福书展呈现“传统的复活”

12日,德国法兰克福BASIS艺术空间展厅里散发出浓郁的中国气息,“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作为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展览选取中国当代富有代表性的6名艺术家的30件作品,向世界传递并展示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

举行开幕式的大厅被众多中外游客挤得水泄不通。展览选取冯大中、尚扬、田黎明、谭平、陈琦和蔡志松6名艺术家的代表作。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美博文化公司总监徐娟女士说,以艺术的语言来探讨经典与现代的关系,这就是“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的策展初衷。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了艺术展开幕式。他说:“这些作品试图从不同角度体现‘传统的复活’这一理念,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既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又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既体现了时代性,又保持了民族性。”

展厅中,冯大中的纸本水墨画《高山景行》受到格外好评。该画位于一号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横向长达5米,高近2米。创作的笔法采用了最纯粹的中国水墨和经典题材——松,但构图和造型却舍弃了传统形式,气势宏大的同时也注重描写细节,表现出很强的视觉震撼力。

蔡志松的雕塑同样采取了竹制书简、古代武者等复古题材,通过特殊材质的选择,再对形象加以抽象化处理,使具体的形象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尚扬的画作运用西方的油画和抽象手法,直接与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对话,探讨历史经典的当代意义。田黎明的绘画着重于通过探讨艺术表达的主客体关系,从而提炼出中国画独有的气质。谭平通过抽象极简的版画语言体现中国人对形的感悟。陈琦则致力于将传统木版水印的印痕美发挥到极致,借此获得版画的语言独立性。

德国书商协会零售委员会主席基拉·德雷埃尔女士说:“中国主宾国活动的主题是‘传统与创新’,‘传统的复活’艺术展则很好阐释了这一点,中国传统艺术不同于西方审美观,而这次展览用西方笔触展示中国传统精神,给我提供了非常难得的了解中国艺术的机会。”

德雷埃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主宾国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大量艺术展览、中国作家直接来到德国与读者见面等,让德国人认识了许多中国的新面孔,也为德国民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文化的好机会,拉近了德国民众与主宾国的距离。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