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石头会说话 记武氏祠的汉画像石图

冷漠的石头怎能这样有血有肉,而且会在一千八百多年始终保持着她那样热情洋溢的生命力,这就是武氏祠珍藏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它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透视出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积淀。题材内容之广博、思想内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美,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超过了同时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腊的瓶画,堪称世界一绝。

坐落在济宁市嘉祥县的武氏祠汉画像石雕刻,以其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它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民间艺人以刀代笔,集雕刻、绘画于一身,在祭典先祖的祠阙石壁上,绘出一幅幅古往今来,生龙活虎的艺术画卷。

那么,两汉的绘画雕刻艺术,是如何走进墓祠建筑成为以祭祀先祖为主要目的的汉画像石的呢?究其原因,是出于迷漫两汉之际的厚葬之风。也可以说,汉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直接产物。这种厚葬习俗的主要思想和社会根源,是根深蒂固的“灵魂不死”观念。那时人们以为万物有灵、万物有序、视死如归、所以他们用厚葬的手段,不惜一切建造地下宫殿或豪华墓林,继续享受甚至生前没有得到的荣华富贵。由于石刻画像比竹板、布帛坚固耐久较铜铁金属制品取材广泛,最能满足其厚葬建筑铭记以存的需要。于是,先朝的青铜雕刻技法应用在石壁上,宫廷壁画被厚葬之风裹挟进墓林装饰建筑之中,汉画像石必然就应运而生了。

武氏祠汉画像石大多是体现了这样的传统思想:忠、孝、节、义。

琳琅满目、宏伟壮观的武氏石刻,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籍,它内涵丰富,体大精深、光彩夺目。那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从天上到人间:玉兔捣药、车马出行、歌舞宴饮、献俘出征、收获耕种……真是精美生动。武氏祠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武氏祠汉画像石上刻了很多主人大宴宾客和车马出行的大型场面,里面的男女主人颐指气使,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仆人们都毕恭毕敬。汉代社会崇尚富贵,“崇高莫大乎富贵”。因此墓主在画像中也大肆渲染他们生前的富贵生活,从山林天池到宅第高楼等,将这些内容都总汇起来便可构成一幅完整的庄园经济图。“这些做法可以被看做是墓主生前生活的反映,也可以看做是对那种奢靡生活的向往。”

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汉代高层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在社会上儒家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大肆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臣孝亲的伦理道德,对贤臣明臣、武功爵勋、贞节烈女、殉国刺客顶礼膜拜。因此有了多幅汉画像石上孔子弟子的人物形象,而荆轲作为忠义的化身,为汉代人推崇,被称为第一刺客,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三次出现在画像石上。

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这些内容的画像,表达了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武氏墓群石刻可以看做是汉代社会的缩影,它展示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场景。”刻者在狭小的空间中抓住人物特征,深入表现,无论是画面布局还是人物形态的描绘、动势均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它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汉画像石大体上始于西汉晚期,盛行于整个东汉时代,以后就不再流行,画像石可以说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为时代久远,地上建筑灰飞烟灭,汉代坟墓中的汉画像石图像却因材质不易腐朽而保存下来,成为反映那个时代的主要画卷。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切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通俗地讲,就是等人们有了经济保障之后,才有可能去追求和享受艺术。于是,汉画像石就成了一个时代的产物,产生在汉代那个富庶又处处张扬富庶的时代,一个张扬性格又略现浮夸的社会。

西汉时期,人们经过休养生息,有了闲钱让生活变得豪奢,雄厚的财富积累使得厚葬蔚然成风。汉初期统治者热衷于神仙传说,追求长生不老,在死后也相信人是“死既再生”,希望生前的富足可以一直延续到死后。于是,墓室成了墓主人生前环境的缩影。

另一方面,汉代提倡“举孝廉”,“以孝治天下”,而行孝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将亲人死后厚葬。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但这种奢侈之风没有流行很久,不过持续了三百年,到东汉末年就开始走向衰落。虽然汉画像石在汉代十分流行,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能力在亲人的墓室里大规模的雕刻,这应是富人们露富的手段。同时他们的雕刻给后世留下了最辉煌的一笔。它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更加具有十分难得的艺术价值。嘉祥武氏祠的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剔地更深,花纹凸出较高,石面打磨的既平整又光滑,物像轮廓线和线条刻划得流畅纤细,非常灵活娴熟。主题形象也非常突出,它开创了中国绘画独特的构图法则,使中国绘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

我们很难想象汉代匠师怎样精心雕凿,创造这一奇迹的!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的确确具有令现代人折服的艺术魅力。这种天才横溢的想象和艺术表现开拓创造精神影响后代人,为后世造型艺术的蓬勃发展拉开帷幕,并奠定了基础!

嘉祥武氏祠的汉画像石,以它独特的魅力、璀璨的光华装点着孔孟之乡的风景。巍巍青山默默地诉说着你悠久的历史,郁郁葱葱在吟叹着你的辉煌。武氏祠,您为世人叹服,为国人骄傲!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