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刨出的战国青铜剑


在襄樊博物馆里面,展览着许多从襄樊出土的冷兵器。其中一柄战国的青铜古剑对于襄樊十九中学的历史老师陈传超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
正是陈老师30年前无私地将这柄古剑献给了市博物馆,今天的襄樊市民才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这柄古剑的风采。
陈传超的老家在原襄阳县竹条镇黄庄村(现属樊城区牛首镇)。据他回忆,这柄青铜古剑是他的父亲陈宗安在田里劳作时发现的。那是1978年秋的一天,陈宗安老人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在田间劳作,突然从田里翻出来了一个类似短剑的东西。淳朴的老人并没有当回事,随手给丢到了田埂上。
到了田间休息的时候,老人又想起了这件东西,便捡回来看看是个什么玩意儿。老人看到上面长满了绿锈,就捡起一块石头把短剑上面的绿锈给刮掉,这才发现是一柄有着精美花纹的古剑。
于是老人就把这柄古剑带回家,并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陈传超保管。当时陈传超还是一名刚刚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陈传超说,过去农村的堂屋地面被夯得十分结实,就像结了层硬壳,一般的东西很难扎到土里。但我就拿着这柄古剑随手往地上一插,古剑便扎进了堂屋的地上。
陈传超见这柄古剑竟然如此锋利,感到十分惊奇,开始重视起这柄剑。农闲的时候,就把剑拿出来看看,并对这柄古剑的长宽、重量做细致的测量。直到现在,陈传超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测量这柄古剑通长50.6厘米、重约0.7公斤。渐渐地,有高中文化知识的陈传超对于古剑背后的历史产生了兴趣,也许正是这个机遇巧合,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历史老师。
从史料上看,当年樊城牛首这片是古战场。传统京剧故事《战樊城》就发生在樊城,可见樊城早就是春秋时期的军事重镇。其他如有关古战场樊城的争战,如楚、巴、邓之战和三国关羽水淹七军,等等,都说明当地已经成为诸侯国君王争夺权利的战场。据陈传超介绍,离他们村子3公里的地方有个地名叫鏖战岗,就是当年关羽与庞德激战的古战场,至今仍有擂鼓台遗址。这柄剑很可能是历史上某场战争遗留下来的。
到了1979年的上半年,村子里及周边的人们都说陈家在田里捡到了一个宝贝,时常有村民借串门的机会到陈家看这柄古剑。陈传超也觉得,如果这柄古剑真是一件宝贝,就应该给他找个好的归宿,更好地保护它。
于是年轻的陈传超给襄阳报社(本报前身)写了一封信,咨询这柄古剑应该如何处置。报社收到信后十分重视,立即转交给襄樊市博物馆。不久,市博物馆就派人到陈老师家里鉴定古剑。当工作人员证实这确实是一柄古剑之后,便向陈传超宣传国家文物保护法,并让陈传超选择是个人收藏还是捐献给国家。
陈传超考虑到捐献给国家可以更好地保护这柄古剑,决定还是选择交给市博物馆保管。陈传超说:“当时的人们十分淳朴,并没有想到去占为己有,村里面的一名记工员得知我要捐献古剑的事情后,也把自己在田里捡到的一把青铜戈交给我,让一并捐赠给博物馆。”
当时的博物馆馆长拿到这柄青铜古剑后告诉陈传超,这柄古剑从规格上看很可能是属于当时一名将领的佩剑。之所以能在地下保存千年,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就是因为剑上有一层氧化层,这层保护膜能隔绝古剑与氧气发生反应。只要氧化层不被破坏,那么再保存千年都没有问题。
为了感谢陈传超捐赠文物的行为,博物馆方面带他参观了当时博物馆里的一些馆藏文物,并且为了弥补陈传超专程送两件文物而耽误上工的时间,博物馆方面给他补助了10元人民币。从此以后,陈传超就再也没有见过这柄古剑,一直到2008年底襄樊博物馆开馆。
很多人在得知陈传超当年捐赠古剑的事情之后,说要是当年没有捐赠出去,而是自己留着,那现在这东西可就值钱了。陈老师却并不后悔:“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要好好的保护,把古剑交给国家保管,家里人从来没有埋怨过。如今看到这柄古剑完好地陈列在展厅里,和当初捐赠的时候一样,感到十分欣慰。”唯一让陈传超感到遗憾的是,当年没有条件与这柄古剑合张影,作为纪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