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体”进入美术史的女画家

作为一名女画家,那些标志性的作品混同着动人的爱情故事被反复诉说,似乎成为女性主义艺术作品进入艺术史的代价之一。近日,美国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正在进行乔治亚·奥基芙的“抽象”画展,她所绘的“花朵”用色简单、线条流畅,却被批评界称为带有“性寓意”的作品,并成为女性主义艺术史里的标志性作品。此次展出的一张个人肖像摄影作品由她的丈夫——“现代摄影之父”史蒂格利兹拍摄,和她所绘的“骨头和白玫瑰”同时存在一样,她的生活和作品也总是饱受争议。
由她的丈夫——摄影家史蒂格利兹用镜头拍摄的奥基芙。
“如果喜欢她的画,你会爱上,如果不喜欢,也不会轻易忘记。”这是马莎·温在1943年对乔治亚·奥基芙芝加哥画展的评语。在很多评语中,这算是一句中肯的话了,因为奥基芙的作品都与“花”有关,而艺评界均以“花”代表着女性器官来看待其作品的寓意。作为20世纪初的女性主义画家,她本人向来拒绝这一论说,她认为自己要表现的“女性情感”无需经由这样的认知方式来传达。
近日,美国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正在进行她的“抽象”画展,展览包括130多幅油画、素描、水彩、雕塑,其中最特别的作品是由奥基芙和她的丈夫——“现代摄影之父”史蒂格利兹共同完成的一幅个人肖像,照片摄于1918年,作品上的奥基芙头戴礼帽,男性味道十足的西装外套内是一件白色衬衫——一副中性打扮。但这并不是史蒂格利兹拍摄的奥基芙照片中最出名的,1921年2月,已经成名的史蒂格利兹在纽约安德森艺廊举行个人摄影展,展出的145幅作品中有45张奥基芙的人体写真,正是这些美丽、神秘而又惊世骇俗的照片引起了一场轰动——“这个美丽的女人究竟是谁?”
在这个展览不久前,也就是1915年,52岁的史蒂格利兹与28岁的奥基芙就相爱了,那时候的奥基芙只是一个普通的美术老师,但自那之后,一直是他操持着她的绘画事业。史蒂格利兹的事业早已如日中天,但他却像一个推销员一般,与任何人会面时都会提起奥基芙,有意地向艺评界暗示奥基芙画作中蕴含的“性象征”意味。 1923年初,他在安德森艺廊为奥基芙策划了首次个人独立画展,在推荐语中将她称为“纯粹的美国风格代言人”。奥基芙再次成为纽约艺术圈的焦点——作为一名女画家而不是一个被拍摄的对象。但不久,和先前的裸体照一起,奥基芙的作品很迅速被人们贴上了标签,即使努力辩驳也无济于事,沉默,进而转向内心,是寻找出路的唯一方式。
虽然不断有文章说是她的裸照和花的隐喻作品对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奥基芙也因此名声大噪,但她似乎未被任何观念和潮流淹没。曾有一段时间,当代艺术成为美国的热门艺术之时,她孤独地生活在新墨西哥州的荒原,执笔做画,不屑于那些“行动画派”和先锋艺术,她始终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呈现方式,它需要沉静的心灵。
只是,在那些短暂而激进的试验之后,她的风格单调乏味,“花朵”变得符号化,如贝壳般坚硬、明亮。
作为一名女画家,那些标志性的作品混同着动人的爱情故事却被反复诉说,似乎成为女性主义艺术作品进入艺术史的代价之一。就如同此次画展的作品一样,“骨头和白玫瑰”同时存在,她的作品总是饱受争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