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件民间珍品亮相东莞 包括百余件国家级藏品

“东莞市首届收藏文化联展”十七日在东莞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开展。此次文化联展共展出了近千件从民间收集的文物,其中包括逾百件国家级藏品,堪称集东莞当地收藏之大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文化联展展示的藏品品类丰富,包括书画、瓷器、玉石、钱币、木雕、漆具、篆刻、油画、版画、奇石、盆景、家具等等。其中既有极具文化价值的古董、也有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例如,一尊白玉团龙凤纹赏瓶,曾为英国大收藏家哈德门拥有,于本纪初辗转流传国内;还有一枚十公斤重的奥运纪念金币,这枚纪念币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价值过百万元,全球仅限发行二十九枚。

各类珍稀钱币藏品是此次展览一大特色,既有中国最早的货币,即夏、商、周朝的贝币,也有战国时期的尖首刀币、鱼形钱、清代银锭,有一九四九年新疆省银行“六十亿元”纸币,还有中国最早的银行券——台南官银票五元,此外,还有前南斯拉夫通货膨胀时期的五千亿纸币、制造银票使用的模板等等。

整个展览将持续二十多天,至十月七日结束,游客可以免费参观。主办方还邀请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遇春、曾土金等鉴宝专家举办公益鉴定和讲座。

“东莞的收藏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最大的感受是,国内许多收藏品展览举办都是民间自发的,影响力小,而此次收藏品联展得到了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走在全国的前列,对东莞收藏文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前来参加联展的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古方说道。

开幕式上,主办方还推出了东莞市第一本纪录收藏文化的书籍——《文物昭德》,该书文图并茂地展示了联展的风采和东莞浓厚的收藏文化氛围。《文物昭德》的执行主编王跃庆表示:“现在收藏文化市场略显浮躁,一些投机的收藏家过于注重收藏品的经济价值,而《文物昭德》则倡导收藏爱好者关注收藏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