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珍玩的聚集地“民间故宫”之荣宝斋轶事
荣宝斋前身
荣宝斋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张姓浙江人,他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经营范围主要是书画用纸,各种扇面、喜寿屏联、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以及书画篆刻家的笔单(所谓笔单就是书画篆刻家们经过名家推荐,定出其作品出售的价格标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原来顾客盈门的松竹斋此时竟也濒于破落,这时店的主人为了将这个信誉卓著的老店维持下去,特意聘请了当时广交京师名士的庄虎臣为经理,下决心弃旧图新、改变面貌。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新荣宝斋
上世纪50年代初,文化部出资买下了荣宝斋东侧10间门面的大厅及后面的一个四合院,并于当年完成修缮,这样大大扩充了荣宝斋书画的陈列场地。原荣宝斋副总经理米景扬回忆说,“1956年初冬,扩大了一倍半的营业部开张并举行画展。这次画展对于绝大多数画家来说,可谓是解放之初沉寂多年之后的一次出头露面的机会,全国各地著名画家纷纷把得意佳作送来展出,如齐白石的牡丹,完全是晚年不求形似之作,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定价200元——价在当时也令人咋舌。王雪涛首次送来四尺整纸的牡丹,花朵竟达一尺之巨,令人惊叹,此幅牡丹是他首次震惊画坛之作!当时东墙挂了一幅徐悲鸿画的《水牛》,上题‘牛饮’。老舍先生来了,站在画旁欣赏,边点烟边说:‘这张画应该挂到酒铺儿去。’引来哄堂大笑。”
看大家作画成为大家
现在已经是文化部书画鉴定特邀专家的米景扬,当时还是因病辍学的高中生,正是在这所“民间大学”中步入艺术殿堂。他不仅可以与齐白石、潘天寿、王雪涛、李苦禅等大家“零距离”接触,更可以看到他们的画作,感受他们工作时的状态。在这样的氛围中,他逐渐成长为极具个性的书画家。
有一次,米景扬到黄胄先生家去,黄先生正在画画,米景扬见他画得又快又好,便请教道:“黄老,您认为学画画儿应该怎么学呢?”黄说:“很多人把学画画儿说成必须要有天才,根据我的经验,只要坚持学习必有成绩。”米景扬又问:“怎么才能入门呢?”黄老放下笔,认真地说:“你就集中画一样,比如画鸟的各种动态,再比如画竹子,多的竹叶如何穿插,各种画法都要了解。你画不出个样子来不要去画别的;画出个样子来,再画其他题材。……中国画的笔法、技巧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多地方一通百通。你通一样,自然而然其他样儿也就容易学了……”
黄老的话让米景扬增强了信心,从那以后,每到周末他都学习画画儿,很少休息。从20世纪80年代起,米景扬创作小写意花鸟画,追求禽鸟之毕肖,花卉之清俏,渲染画地,氤氲有致。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举办个展,受到极大欢迎。 据《小康·财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