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河湾捕鱼捞出晚商龙虎铜尊
龙虎铜尊,商代,重26.2公斤,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腹围122厘米,腹深41.5厘米,足径24厘米,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国家博物馆供图)
国博探宝
龙虎铜尊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商代青铜器珍品,融线雕、浅圆雕、浮雕技法于一身,动物造型、花纹图案变形而夸张,达到十分强烈的装饰效果,铸造精美,纹饰精致,是不可多得的商时期青铜器珍品,堪与著名的四羊方尊齐名。这件被渔网打捞上来的青铜器的纹饰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发现龙虎铜尊的安徽省阜南地区当时为淮夷聚居区,但器物形制却明显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
龙虎铜尊的面世十分偶然。1957年6月的一天,安徽省阜南县常庙乡的农民徐珽兰正在月牙河捕鱼,当慢慢收网时,感觉这一网很沉,似乎有大鱼在网,可是拉上来一看,却只有些丁当作响的铜器。这些铜器绿锈斑驳,形状奇特,总共8件,基本上都完好无损。徐珽兰把它们弄回了家,摆在自家仓房里。安徽省博物馆辗转知道此事,就派出考古人员前往调查,经过清理鉴定,这8件文物都是商代晚期青铜酒器,龙虎铜尊就是那8件“出水”器物中的精品。
铜尊器身呈圆形,大侈口呈喇叭状,细高颈,颈部装饰三道凸弦纹,折肩较宽,其上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造了三条首尾相继、蜿蜒蜷屈、折身探首的蟠龙形象。龙身凸出在尊肩表面上,龙背雕菱形纹、三角纹,龙身附近饰一圈云雷纹。龙头突出肩外,阔吻巨口,双目大睁,额上有双角。腹部较深,满饰云雷纹,在外突肩部的三个龙首以下,分别用三道勾云状扉棱为界,把尊腹分成三个纹饰区,每一区均装饰以浮雕式虎首位中心的装饰花纹,高浮雕虎头居中,左右两侧各接一浅浮雕虎身,弓颈沉腰,粗尾上卷,前后肢屈曲呈伏地欲跃状。虎头下饰一平面人物形象,呈蹲坐式,双手平举齐肩,人头已渐被含噬虎口之中。人体两侧附以两夔龙相对的兽面纹。高圈足,圈足上部有弦纹,下有三个十字镂孔,其下饰饕餮纹图案,兽眼凸睁。
精美的出土文物大都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为什么这8件文物却在河里被发现呢?依据考古调查推断,可能是很早以前,洪水泛滥,河道变迁,把埋藏在地下的整个棺木及随葬品全都冲入河内,才造就了龙虎铜尊的“偶然”面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