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型美术馆的大跃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即将开馆的江苏美术馆新馆

近日浙江美术馆在杭州开幕,据说光展览面积就达到9000平方米,以正常速度走遍这里的14个展厅内外需要花三个多小时。这大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美术馆了,浙江发达的经济足以让他们负担这个庞然大物的修建,同一时期,江苏、广东、北京等十多个地市新建美术馆的计划也热火朝天地展开,十足有文艺盛世的架势。

可除了北京的几家收藏丰富的国家级大馆,常去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剧院参观的人也许会和我一样感到里面的冷清气息。比如,半月前去扬州市新建的博物馆看到不多的展品安放在空荡荡的巨大建筑中,而且它位于新开发区,有多少住在老城区的人愿意跑大老远来看呢。不过想到杭州有更多人流和游客,或许浙江美术馆的命运可能会好一点吧。

说穿了,目前全国各地修建各种文艺场馆的热潮的最大驱动力既不是公众需要,也不是艺术发展的需要,而是轰轰烈烈的城市改造运动中政绩工程、经济利益的必然。动辄几亿十几亿的工程能带来很多实际利益和形象效应,至于建成以后如何使用就是另一件事了。

可是我必须说,既然更大、设备更先进的美术馆、博物馆、剧院一定会如此这般树立起来——在今天这完全取决于政府官员的决策而不是市民、文艺团体的意见——那我们也就不必悲观的追述前缘,而应该积极面对这个即成事实之后的命题:如何把这些大家伙用起来,别让他们显得空洞甚至荒废。

比如,现在各地的美术馆除了一些当地的艺术藏品外,一般很少有能吸引观众兴趣的大型展览、特别展览。这种情况下,各地的美术馆可以更积极的加强互换展览的频率,或者联合举办特别展览,然后再各地巡回,一方面可以节省经费,另一方面让当地人可以不出远门就能看到国内外的精彩文物艺术品展览。政府的文化基金在运输、保险上也应该给予这种巡展更多的资助。

再比如,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文艺院团——它们是全国纳税人养活的,可是演出却主要在北京一个地方——可否考虑策划更多的巡回演出、巡回展览,以合适的票价到地方去给这些建筑带去优质的展演节目。

还比如,可以让大型展馆和社区的群艺馆、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大展馆可以举办小展览并在城市的社区里巡展,或者把社区的人、学校的学生吸引到展馆里举行文化教育活动,让展馆成为教育的基地。学生、社区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免费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的闲置空间来举行,让更多人能利用这些地方。

另外,国内的美术馆、文化中心也不一定要学欧洲的很多美术馆那样必须要策划如何专业的展览、进行精确的布置以及要求参观者要保持安静等等。考虑到中国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之大,以及时代的变化,引起的美术馆守则也是可以调整的。在我看来即便吵吵闹闹也比冷冷清清要好,各地美术馆不妨设立更多的免费网吧(可以限定只能参观和文艺有关的网站、视频和音乐)、免费的儿童乐园和有特色的餐厅,让附近社区的人、城市里的家庭愿意到美术馆里待半天。他们除了吃喝玩乐,免不了要扫一眼这里的艺术展览,慢慢接受这种艺术的熏陶。

美术馆是不会动的,但人们乐意的话会用脚走进去。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