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石名章成受追捧 为收藏市场新亮点

在今年的春拍中,名石名人印章是亮点之一。北京匡时、西泠拍卖的印章成交率均超过80%,多件拍价高过百万元。

印章收藏:

当下市场亮点

在2009年新一季的春拍中,名石名人印章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

在本次春拍中,北京匡时、西泠拍卖的印章,拍卖成为市场焦点。在西泠拍卖中,113件印章拍品中只有5件未能成交,成交率达96%左右。其中黄宾虹自用印十一方(黄宾虹温井白刻)成交价134.4万元。简经纶等刻张大千自用印(二方)(0.5×0.5×2.1cm;5.2×3.8×3.8cm)以21.28万元成交。北京匡时文房专场中,63枚印章中仅有8枚未成交,成交率为87%左右。

而广州嘉德春拍推出的一对田黄素方章料(2.6×1.8×6cm)拍出330.4万元高价;林则徐自用寿山狮钮印章(一对)(7.5×7.5×9cm),成交价达134.4万元;一件黄金田黄石香山九老薄意章(4.5×3×9.8cm),以212.8万元成交。

专家表示,从本次春拍可见,推广印章专项将成为拍卖龙头企业应对新一轮市场机会的策略,印章收藏也将成为市场的新风向。

名贵印石:

投资潜力非凡

自清代以来,印章石材一直被各路藏家密切关注,拍卖成交价格之高,让人惊叹。其主要原因在于精美印石的数量极少,有很多好印石只在篆刻家、藏家之间交流。其次是清末、民国期间,大量珍贵的印石流失海外,再加上几经战火浩劫,名贵印石存世量极少。故此,奠定了它非凡的投资收藏潜力。

印章收藏最核心的三个方面:一是印面的篆刻之美;二是印钮的雕刻之美;三是印石的材质。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童衍方认为,近几年,市场引导更多倾向于材质的升值空间,如资源紧缺的田黄、鸡血石受到热烈追捧。

田黄石、鸡血石和芙蓉石名冠诸品被誉为“中国印石三宝”。有“石中之王”美誉的田黄石,自古以来一直是雕刻艺术中的贡品。老坑田黄石质灵而温润,似有出土古玉般的美感。鸡血石质地坚细、鲜红艳丽、妩媚动人,其娇丽的资质赢得了“石中皇后”之美名。芙蓉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郊与寿山东南的加良山,印色白色,也有黄色、红色等,微透明,石质柔细,光滑洁润,因色白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而得名,被誉为“石中君子”。

童衍方认为,虽然印材的确对印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应该把引导重点放在印章本身的文化内涵,这从今年春拍中也能看到端倪。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