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一”区广安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7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抱朴守一”区广安山水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区广安近年来创作的山水精品60多幅,展期至7月28日。
区广安,生于1961年,广东南海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州美术》主编,先后出版《区广安画集》、《区广安山水雅品集》《山水云林图》等七部作品集,作品曾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展出。他七岁被岭南书画名家、广东国画研究会核心成员卢子枢的高徒袁伟强收为入室弟子,遵循传统受业方式,先是在临摹古法上下了多年苦功,后又穷源溯流,由黄宾虹、卢子枢而追述古人笔意,长期坚守传统山水画风,经过四十余年的潜心研习,走出一条复归传统的成功路径。其艺术风格承传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画学传统,被学界誉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广东国画研究会第三代传人。
区广安所创作的山水画,布局精严,笔法自如,以传统工力沉厚见长。他的画所营造的幽谷密林,层峦叠嶂,气象万千而能妙合自然。而其气脉流畅,气象宽博,气息之古朴敦厚,则透露出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一贯意趣与深厚涵养。他的山水古朴、飘逸、书卷气浓郁。无论是勾勒山川树木、云烟流瀑,还是写意江天垂钓、深山寻隐都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古意,在遵循传统中透出作者一种浓浓书卷气的独特人文风格。
区广安追慕传统境界,独钟古典美感,性喜传统笔墨,沉醉于山川烟云之间。其山水艺术的个性特征,是作者心境、情态及其对艺术体验的直接呈现。他笔下的山水画是在北方山水的基础上糅合岭南山水的清新。他以写意为原则,注重主观的感受,在蕴含着宁静、平稳的韵律感之中,散发出一种理性的思考。在其笔墨行走的虚实中让观者读到了一种超然之感,更给以禅的顿悟。画中苍润、浓淡、干湿的传统山水表现手法和笔墨意境,在体现中国画特有的表达方式的同时,也透出了一种时代感。
多年来,在传统中国画规范中默默前行的区广安,走的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他虔诚地以传统为师,在当今许多人苦苦追新求异之时,他义无反顾的复归传统。他先学古人,后写生,再师造化,终让其古为己用,进的去,也出的来。因此,从他的画中能够看出传统山水的气脉,也能够领略到近代大师们的笔墨神韵。他的画追求的是一种文人雅气,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然而,区广安并不是单纯的以怀旧情绪来面对传统,他只是着意提取传统的形式,融入自己对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解,从中看得出作者对中国画传统的领悟之深。
区广安的美感追求有着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更倾向于古典文化的魅力,因为凭此他的心灵可以延伸出去,与古人的情怀接通,与今人的感情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的是当代人的精神渴望与心灵的慰籍,是处于高速度、高节奏、高频率生存状态中人们,自然涌起的来自生命深处产生的“怀旧”感与“回归”感的审美诉求。而他笔下的高山、流水、云烟、幽谷、林泉、高士等意向,无不指向一种新文化背景下的重返古典的笔墨图景再现。这也正是区广安写意山水的独特风骨,不仅表现为作品外部的复古笔墨,也不仅表演为作品内蕴的古典风韵,更是一种山水情怀的独特表达。
就意境而言,区广安的画在格调上追求萧疏简淡、清韵自足,这正是南宗山水所追求的意境。然而,他并不受摹古的局限,而是精研古法,走入自然,“以古法写生,由古法进行创作”,代表了回归传统的一种重要取向。显然,他是以出入古人笔墨为基础,以造化自然为参照,试图在重新解读传统、走入造化的过程中,获得传统南宗山水画的再创与新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