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 书画大师范曾追忆国学大师季羡林
“我与季羡林先生交往凡二十年,在所有的方面,他都是我的典范和导师,在困惑时他会如启明灯,使你豁然开朗,在艰难时,他会毫无顾忌地援之以手,”中国著名书画大师范曾12日在法国巴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追忆日前去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12日下午,记者刚刚走进范先生位于巴黎的住所,他便立即将一张复印纸递到记者手中,上面印有如下文字:“聖者遺音傳陬邑,知述焉而徵,千秋俊彩高風在;季公荷瓣滿黌園,正淳然以馥,一代祥星吉雨來。季羡林先生千古 范曾、楠莉敬挽 2009年7月12日”。
范先生指着这些文字对记者说,他刚刚从意大利米兰参加一项文化活动归来,便获悉季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感觉非常悲痛,便写了这副挽联,已经传去北京大学,希望能够表达自己和妻子对季先生的悼念之情。
随后,范先生向记者回忆起他与季先生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谈到动情处,泪水已是湿润了眼眶。范先生毫不讳言对季先生的崇拜之情。他说:“对于季先生,我是崇拜的。他很了不起,为人刚健,从不讲违心之言,这一点很难得。”
在范先生看来,季先生“渊博的、贯通中西的学问,一般教授不可望其项背”,而季先生在佛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更是令人景仰,“其对《大唐西域记》的注释,为迄今最翔实而可靠的经典。在文字上对吐火罗语的破译,在世界语言学上,厥功至钜”。
范先生还强调,季先生始终主张以“和”为贵,“他不会有任何一个私敌”。“季先生非常勤俭、刻苦,为人方正、正直”,他是北京大学的一个象征,是中国学术界一个承上启下“桥梁式”的人物。季先生学贯中西,具有很强的对于知识的判断力,他的离去无疑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时间2009年7月11日上午,季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98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