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丹凤朝阳图》成功做“整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丹凤朝阳图》全貌(记者 王海英 摄)

清代名画《丹凤朝阳图》是沈阳故宫院藏最大工笔画 画卷上的裂痕、破损等被成功修复

画卷有裂痕,画面有破损,精美的《丹凤朝阳图》上有着与它不相配的“累累伤痕”。

为了还这幅清代名画一个完美的“容貌”,沈阳故宫博物院请来名家操刀“整容手术”。

精美工笔画 全国少见

7月8日,记者来到沈阳故宫书画装裱修复室,见到了即将完成修复的《丹凤朝阳图》。

这幅画长3米、宽2米,出自清代大画家沈铨之手,是沈阳故宫院藏最大的一幅工笔画。画上有两只凤凰,传神的凤眼,优美的头颈,梧桐树冠繁茂,山泉水清澈流淌。

著名装裱师戴明举从小随父亲在故宫修裱宫廷名画,已从事修复工作40余年,经他修复的各朝代书画超过3000幅。

他说:“这幅工笔画细腻灵动、栩栩如生,精湛的章法和超大的篇幅,在全国书画文物中也是不多见的。”

国庆期间有望与市民见面

戴明举介绍,本次院藏文物修复共提取30余幅,《丹凤朝阳图》是最大的,受伤也是最严重的。由于这批文物是装裱过的,厚重的画卷修补起来很麻烦。

《丹凤朝阳图》刚提出来时,画卷的天杆两侧有30~40厘米长的裂痕,画卷有多处折痕,画芯有10多处磨损。戴明举修复这幅画,共用了10天时间。

他说,修补文物的最高境界就是修旧如旧,“一定要尊重文物原貌,形神尽量要回归原本。”

戴明举精湛的技艺和他宽厚、细腻的性格,让他的名字享誉全国书画文物修补界。

故宫方面介绍,这次修复的文物都是故宫院藏精品,其中有唐寅的《仕女图》、何绍基的《行书四条屏》、袁耀的《盘车图》等多幅精品。

这些文物在进行修复后,国庆期间有望与广大沈城市民见面。

《丹凤朝阳图》修复程序

补天杆处绢布开裂

要考虑颜色匹配、绫绢厚度和严密性,若粘得不牢固,就承载不了画的重量。还要给后面加固,保证画幅的承受力。

补画芯折痕

折痕是画的致命伤,长久不修补,会使画整体断裂。

修补折痕的办法是“扦条”,就像创可贴一样,补在后面。

圈点补色

拿画笔把脱色部分补上。但原始的画卷有几十种颜色,如果没有几十年功夫和精湛技艺,绝对不能给文物圈色接笔。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