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田里疯狂“寻宝” 专家称平民墓无贵重文物

人人都说家乡好,可家乡好了也有烦心事。苍山县向城镇柳峪村靠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鄫国故城,历史氛围浓厚,近两年却因此引来盗墓者疯狂“寻宝”。许多盗墓坑深夜出现,严重破坏农田和农作物,引起村民不满。

农田成了藏宝地 多处惊现盗墓坑

6月30日一早,苍山县向城镇柳峪村村民马桂平,忐忑不安地赶到“大路南”(该村一块地的俗称)的自家菜地,查看夜里有没有发生新“情况”。当他发现地头上还是原来的6个坑时,才稍稍松了口气。

6月下旬的几天时间里,马桂平家的菜地里相继出现了6个深坑,最晚的一个是26日夜间挖掘的。马桂平说,这些坑都是盗墓的人深夜挖的。“下午五六点钟他们才进地探测,一夜就挖一个墓坑,等第二天一早发现时,连人影也见不着了。”他说。

马桂平家的菜地并不是唯一“中招”的。与其顶头的另两户村民的地里,经记者细数,有挖掘时间不一、回填程度不等的20个坑。距马桂平家菜地几百米之遥的马继恩(音)家的农田里也有类似的8个土坑。与“大路南”这块地一路相隔的“大路北”也有多户村民的地里被挖出深坑。

记者在现场看到,那些尚未回填的墓坑长约3米,宽约1米,深达三四米。据村民们介绍,个别墓坑深达七八米,盗墓者为了方便挖土还要挖出高低不等的两阶。

这些坑里到底有什么“宝贝”呢?记者看到,从墓坑挖出的泥土中除了少许碎掉的青砖外,既无石头也无棺木等。“听说地下有铜镜,用探测器就能探出来,能卖好几千元。”好几位村民如是告诉记者,但他们坦称这仅是口口相传,并没有见过挖出来的东西。

很多农田遭破坏 村民敢怒不敢管

据村民介绍,这种盗墓坑从去年开始出现。起初村民们不太在意,将坑回填后继续种地,但这些盗墓坑对农田的破坏性逐渐显现出来。

“重新填上坑后,地表的肥土都翻下去了,下面的陈土都翻上来了,庄稼都不肯长。”一名农妇指着自家的辣椒告诉记者,去年有坑的地方长的辣椒都不好。另外,将土回填后,看似填满,一下雨就又陷下去了,由于当地有村民种水稻,稻田里的这种状况更是显而易见。

如今,初夏的盗墓坑则直接破坏农作物。“一个坑三四平方米,加上周围要屯土,十多平米的庄稼就被糟蹋了。”一位老农比划着告诉记者。个别盗墓者甚至钻进菜农的大棚里去挖坑,更是令菜农损失严重。

对此情况,村民们多有怨言,但说及此事,往往显得无奈。村民马桂平说,这些盗墓者都是外来的小青年,十多人结伙,有人望风有人挖土,村民若上前阻拦,他们便恶言相向,平头老百姓根本不敢管。“26日晚上他们在我菜地里挖坑,我说了几句,就被他们追到了家里。”

管理部门:将加强田间巡查

实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记者赶到当地主管文物保护工作的文化体育局。

该局领导听了记者介绍的盗墓情况后,表示十分重视。6月30日下午,在记者引领下,该局分管文物保护工作的副局长王进军及城镇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到发现墓坑的农田查看,并确认这并不是因当地修路而进行的官方勘探活动。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加强田间巡查力度,以杜绝此类私盗古墓、破坏农田的不法行为再次发生。

文管所所长:平民墓,无贵重文物

看过柳峪村农田里的墓坑后,苍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树栋告诉记者,从墓坑大小看,这些墓葬应属于小型平民墓葬,其内一般没有贵重的文物,可能有陶器,很少有铜镜出土。其所处年代不好断定。

王所长说,这些盗墓者肯定不是专业盗墓者,否则他们会去更有价值的鄫国故城或金山汉墓,而不是柳峪村的小型墓。他认为,柳峪村村民建塑料大棚时需深挖土地,可能发现了地下的古墓,因此才有好奇的村民前来寻宝。王所长否认这些人有文物探测设备。

新闻链接:苍山文物古迹众多

苍山县历史文化悠久。史料记载,公元前2053年,夏少康将其少子曲烈分封于此,称鄫国;战国时的儒学大师、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两度出任兰陵邑令,并终老于此。

苍山县境内已发掘古墓葬33处,最早的属新石器大汶口文化墓葬,汉代较多,出土大量汉画像石,为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境内的鄫国故城、柞国故城、荀子墓等均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发掘的金山汉墓则被确认为西汉中期的大型王侯陵墓,墓内的多件出土文物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