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纪念普通人


进入200多亩的建川博物馆群落前,先要经过竹林拱卫的大道。竹叶稀疏,走在其间的游人,向两边看去,馆外的世界斑驳不全。
樊建川的博物馆事业,就像俾斯麦那句“端着一根长长的木杆穿过密集的森林”。从建立国民党馆、战俘纪念馆,到现在的民间地震博物馆,他一直致力于用实物去展现历史的完整性。
早在去年6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樊建川就临时性地办起了地震博物馆,地点在他用钢完成基础建筑的一个艺术馆里。现在,新地震纪念馆的牌匾,入口处的地震地图,都是用残缺的钢筋连接起来,它们与地震馆的水泥外墙一道,勾起了人们对废墟的记忆。
“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已在5月12日重新向公众开放,但场馆仍处于内部施工的状态。工人们要把灾难的场面还原——把倒塌的横梁放回到被压扁的奥迪车顶,或者把学生的书包散落在再造的瓦砾之中,还原一年前让人震惊、落泪的原貌。
樊也在尽力保持这个纪念馆展品的平衡与全面。他展出的物品有国家领导人用过的地图,也有普通人遗落的笔记本。在纪念馆出口的悼念墙上,除了冯翔(北川其中一位自杀官员),还有冯在离世前十几天专程送给樊建川的,他的遇难儿子的头像浮雕,更有数百个不被广泛报道或传诵的普通遇难者,迎接参观者的列队悼念。
说话的实物
踏进纪念馆,没走几步,就可以从侧面看到一个被还原的地震破坏的空间。在纪念馆里不时可以经过这些仿真的场景角落,遇难者、受伤者与救援者在其中,断墙碎瓦,触目惊心。
在入口处不远的楼梯口,陈列着一个都江堰农业银行送来的竖钟,钟面的指针正对着地震的时刻:14时28分。地震里,这个钟倒下了,断开了三段,旁边是一个都江堰住宅楼的断面,电视机还在变形的楼层里播放节目。
就像群落里的其它博物馆一样,樊建川用大量的实物来展示这场灾难。他喜欢那些内涵丰富的,能讲故事的实物。这里展出的物品很多很多,有些是从废墟里清理出来的,有些是人们送过来的,还有些是樊掏钱买回来的。
很多地震实物是根据媒体报道的线索去寻找的。最典型的是“背妻男”吴加芳的摩托车,这一部普通黑色的“YiLing”摩托车,带着大段的故事和争议,摆在展出长廊的一角,让参观者蹲下来细看,甚至触摸。
这里的地震实物包罗万有,电风扇、电路板、算盘、汽车座椅、担架、消毒器、政府公告、耳机……它们更多放置在参观长廊的玻璃走道之下,你要低头看它们,发现它们在地震中被改变的样子。
图片是地震馆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期间大批记者拍摄的,震后一个月的各种动态的瞬间,被直接挂贴在展览馆的各种墙面上。抱孩的母亲,濒死的手,敬礼的男孩,很多都是我们熟悉,并曾为之落泪的画面。


压抑
一条写满了“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小楼梯,把参观者带进一条狭窄的参观长廊。这些走廊特意设计得很狭窄,天花也很矮,几乎伸手可及。人走在其中,左右是玻璃柜陈列的实物与照片,往下看是玻璃地板下大量的震后物品,往上看是5.·12-6.·12的日历,以及短小的叙事句子。
“我们特意突出这种压抑的感觉。”樊建川说。人们走在地震纪念馆里,多数时候,仿如被地震所包围。这有点像另一个“抗俘馆”——逼仄的正门,裸露的钢筋水泥墙,压得参观者透不过气来。
地震馆里还有四个主题馆,包括子弟兵、志愿者(民众)、学校学生、医疗。策展方最花心思的是学校学生部分:一方面要还原灾难中令人痛心的历史事实,一方面要顾及全社会的环境。
这里有学生证、遗照、饭票、奖状、明星照盒、小提琴、破落的课桌,还有散落在瓦砾里的书包。同时,还有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学校的重建等。在同时顾及正面颂扬与灾难还原之余,工作人员还颇有心思地挂出了杨柳的照片——曾为“夹缝男孩”廖波举吊瓶的一个非明星男孩。
在樊建川印象里,学生的物品并不容易得到。一些地震中的英雄少年,对他收集纪念物的要求打哈哈,还有很多人根本就找不到,另外,其它在建中的各地地震博物馆也在“争夺”地震实物。
在纪念馆的美术作品主题馆里,学生主题也是被刻画得最多的。这里展出着去年艺术家们在非常时期、灾难心境下创作的作品,包括艾轩等创作的“热血五月”系列,也有四川本地画家的画作,还有雕塑壁画院送来的作品。
“我们纪念英雄,可以。但不能忽略了普通人。”樊建川说。有一个地震科普馆,因为钱还不够,他还没有做起来。这是他在台湾参观同类展馆时得到的启发:他希望能让参观者真实体验地震的情景,并学会如何避免地震带来的损伤。
就如同他自己写在地震博物馆门口的:短短75年间,家乡连续遭震魔四度重创……。我们知道祖国多灾多难;我们知道多难才可以兴邦;但—前提是,吸取教训,铭记灾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