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心态急功近利 油画需要中国化标准

“收藏者心态急功近利,今天买1.8万元,明天最好能卖4万元”,在油画市场经营多年的行家坦言:大多中国的油画收藏者没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只能被刺激感官的所谓的“艺术”牵着鼻子走;这种所谓的艺术没有自己的价格标准,自然令收藏者感到无措。在艺博院四方斋近日举行的邵增虎、邵灶友兄弟联展上,广州油画界的老前辈和中青年名家们对目前的油画艺术与市场进行了探讨。

油画需要中国化标准

广东省油画学会主席邵增虎认为,目前部分艺术家致力于跟风,特别是一些当代艺术画家,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连双年展都是在模仿西方展览的模式,这样自然无法在油画领域掌握发言权。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郭润文表示,西方30年来没有对传统油画进行研究,而中国油画界五六十年来不断研究,没有间断,因此发言权应该在中国。

邵增虎提出“油画需要中国化标准”。在他看来,外国的当代艺术评论虽然写得颇为深刻,但大部分作品停留于艰涩与浅薄:“看不懂的艺术,不可否定有一部分是顶尖的,但有一部分是没有内涵的,纯粹寻求视觉冲击的。”对于邵增虎自己来说,所有人都能欣赏的美才是真的艺术。因此,他坚持走写实路线,坚持画中国题材,寻找油画的中国化标准。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尹国良认为,如果冷静观察目前热闹的市场,并没有谁可能成为未来真正的大师。因此他鼓励后辈们要继续按自己坚持的路子创作,不管其他的艺术形式多么受市场的热捧爆炒,不要耐不住寂寞而跟随某些此前不为自己追求的艺术形式:“你们总有一天会突然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

也有市场行家认为收藏者们应该自我反省:一是开始就急功近利,希望通过购买油画获得资产增值;二是不具有油画知识,盲目追捧一些缺乏生命力的作品,而无法认识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的作品。

他们建议学术界对中国油画进行学术梳理;艺术品机构要担负起提高收藏者艺术修养、审美眼光的责任,维护市场;而收藏者要深刻了解油画史,收藏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意义的油画。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