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值几个钱:称一下就知道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洲在现场贱卖画作

曾经有人说过,真正的奢侈品不是名车豪宅,而是艺术品,这句话在2007年11月初再次得到了印证: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波洛克的作品《1948年,第五号》以1.4亿美元的天价被墨西哥大亨买下……然而,日前在杭州艺术博览会上,艺术家陈洲的一番举动,却与大众的观念背道而驰:他在现场以一元一张的低价将画作进行甩卖,后来干脆以两毛一斤的废纸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者!

现场:甩卖画作

在近日开幕的杭州艺术博览会上,出现了一幕“怪现象”,每一个经过该展区的人都不得不停留一下———艺术家陈洲做的是一件名叫“买卖”的观念艺术作品,而他所要卖的东西就是他事先摆放在地面上的一张张画。最让大家意外的是,这些画没有挂在墙上,而是铺在地上,并且售价低得超乎想像,每张只要一元钱!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个玩笑,“画怎么可能卖得这么便宜”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正是因此,大多数人并没有掏钱购买。有少数几个敢于问价的人,再次得到了确切的答复:1元钱,就能挑选一张1幅自己喜欢的画!

几天下来,一共有近30个人勇敢地拿出了一元钱,而近30幅画也因此到了这些人的手中,被带离了展场。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艺术家陈洲在几天后的举动更为惊人:眼看艺术博览会的展期临近结束,他干脆来了个打包出售:两毛钱一斤!结果这让一位废品收购者乐坏了,剩下的画全部成了这位收废品者的战利品。据说,当他花了10元左右的价格买下了近50斤的画作后,说了一句话:“就是当废纸收购也不亏啊!”

用意:反思艺考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艺术家陈洲。当他说起此次的举动时,首先交代这些画并不是他自己画的,而是收购自广州美术学院附近小洲村艺术高考培训生们的画作。他说,其实他早就观察到了一个现象:临近广州美术学院的小洲村,早就变成了“艺考村”,每年在艺术高考来临前,这里都会汇集来自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的希望考取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高考生,在这里紧急补习。“我真没想到这种现象到现在都还存在。”陈洲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经历了多次这样的考试,从安徽省金寨县山村走出来的他,从1993年到1996年之间,考了很多次才终于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后来又到法国留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对比中西方艺术教育,他觉得中国的艺术教育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思考当下的艺术考试方式是否合理,以及如此多的人涌向艺考是否过于盲目。为此,他事先到小洲村附近的一个废品收购站,以四毛一斤的价格收购了近1000斤艺考生的画,“这些画在艺考生看来就是废品,如今用废品的方式销售,就是让人们进行思考。”陈洲表示,接下来他还会用剩余的“废品”在各地继续进行如此的“观念艺术”,促使更多的人思考。

评价:引发共鸣

就此,记者采访了深圳著名艺术家、平民艺术教育家杜应红。邀请并帮助陈洲实施此事的他表示:“我把这件作品的形式看成是一次行为艺术。陈洲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从法国回国后,他在广州艰难地开展着他对艺术教育的各种活动,我想,本次行为艺术应该是一次很好的观念呈现的契机。”他表示:“现场很多人对这个作品产生了共鸣,尤其是美术行业的人,来自山东的参展艺术家们说,看到那样的“垃圾”美术作业,他们很‘亲切’,因为在山东,那样的作业‘垃圾’太多了。”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