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骏”修复预示“六骏”团圆?
现保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的“二骏”虽保存较好,但由于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的原因,对“二骏”所造成的损害还是难以避免的。最近,经大明宫基金会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双方多次的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宾夕法尼亚大学已同意今年九月,由大明宫基金会派遣专家小组参与共同修复“二骏”的工作,目前的赴美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此举不仅为中美两国文物保护史划下了浓浓一笔,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来说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六骏”,乃唐太宗李世民所驾驭驰骋疆场的坐骑,力战群雄赢得了六大战役,为大唐帝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这些真实的故事由帝王亲自创意的六骏浮雕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六骏”的雕塑本身乃皇帝与艺术大家之力作,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文物,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李世民于贞观十年诏令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先画出六骏图形,由石刻家阎立德依画像雕刻于华山石上,再令大书法家欧阳询将唐太宗亲书的四言赞马诗抄录,由殷仲容刻在原石上角。这组创作于公元636年、经手诸多历史人物与艺术大家的作品实为罕见。
20世纪初鲁迅来到陕西,目睹了六骏后,深情赞曰:“汉人墓前石兽多半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剑的骏马,其手法简直前无古人!” 事实上,六骏早已成为世界和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金代名画家赵霖绘制的“六骏图”、19世纪欧洲出版的“世界名马图”收录的六骏,清末明初由英国公使带到欧洲的六骏拓片所引起的震撼,足以说明其艺术价值的珍贵和影响力的广泛。

多年以来,“六骏”饱受历史磨难,其中“四骏”现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另外“二骏”飒露紫、拳毛騧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海外“二骏”的流离经过据多方考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由昭陵到西安再到北京;由北京到纽约;由纽约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昭陵六骏”介绍:
1.“特勒骠”毛色黄白嘴微黑。“特勒”是突厥部落的官名此马可能是突厥某特勒所献。公元 619年李世民与宋金刚作战时的乘骑。李世民对它的赞语是:“应策腾空,承声牛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2.“青骓”毛色苍白,公元 621年李世民在河北献县虎牢关与窦建德作战时曾乘骑。马身在冲锋陷阵时被敌人射中五箭前一后四。浮雕中的马呈疾驰飞奔状。李世民对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3.“什伐赤”“什伐”为波斯语“马”的意思。毛色纯赤来自波斯是李世民与窦建德在虎牢关作战时曾乘骑,身中五箭可见战斗之激烈。李世民对它的赞语是:“瀍涧未静,斧钺伸威;朱汗聘足,青旌凯归。”
4.“飒露紫”毛色紫红。公元 621年李世民曾骑着这匹马与王世充交战与洛阳。李世民对它的赞语是:“紫鷰趋跃,骨腾神骏;气詟山川,威陵八阵。”
5.“拳毛騧”毛色黄嘴黑,许洛仁在虎牢关所献。李世民乘骑此马曾在河北洛水与刘黑阔进行过激烈的战斗,马连中九箭而死。李世民对它的赞语是:“月精按辔,天驷横空;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6.“白蹄乌”此马周身乌黑四蹄俱白。公元 618年深冬李世民在陕西长武平定薛仁时的乘骑。据说李世民乘此马在追歼薛仁时一昼夜间奔驰二百多里。石刻画面上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竖立迎风,可想当年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的神态。李世民对它的赞语是:“依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