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陷入深渊 艺术与商业发生“流血”冲突

798是走“艺术区”路线,还是走贩卖艺术品的“商业区”路线,这恐怕也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艺术,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理想。”
798艺术区内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画廊,门口墙上的红色牌匾上赫然写着这句话。
林子里来了很多别的鸟
“不是在展览中,就是在布置展览。”常青画廊的小宛这样形容其典型的生活形态。这个于1990年在意大利创建的现代艺术空间在2004年把店址延伸到了北京。“2004年进入798,2005年举办了处女展,目前已经做了14个展览。”现在看来,常青画廊已是798内为数不多的、纯粹通过举办个展和群展的方式推介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西方画廊。
不同创造领域和不同文化语境在这里融合和交流,其实大多数早期画廊承担的角色大致如此。常青画廊正在举办的个展来自比利时视觉艺术家汉斯·欧普·德·贝克,他擅长用肃静而缄默的视觉语言设想并构建虚拟的当代都市场景,以展示人类在后现代时期里的超脱和失落。
798向来有着文化、艺术风向标的美誉。保存完好的厂房格局,Loft式样的建筑,老砖墙上的标语和大片的涂鸦,纵横交错的金属管道,锈迹斑斑的库房大门,红五星标志,荒诞的巨大雕塑,三两个穿制服的工人与络绎不绝的时髦游客相映成趣,一家家个性鲜明的画廊、工作室、时尚店铺在其间错落有致。
在这里,古旧败落与前卫活力在看似矛盾的碰撞中相互交融,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工业与艺术的重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艺术一旦规模化,商业的气息便无孔不入了。如今的798如果单以游客的数目、报道的频率来衡量,正日渐繁华。这里开始承接越来越多与艺术“沾边”的商业活动:电影首映展、时装秀、奢侈品新品发布、旅游推介、商务聚会、商业机构的新闻发布会,如此等等,盛事不断。诸如耐克、迪奥等国际品牌也陆续进入,在这里创建产品展示的“创新空间”。据说,LV这样的奢侈品牌也即将进入。
圈起来的就艺术了
如何理解艺术?问798里的100个艺术家(如果还能找得到的话)必定会有100个以上的答案。但是他们都承认一点,艺术不需要被理解,只要它们能够触动你。
无所谓门类和派别,艺术是人类为了满足感观的需求而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而后现代,更是把虚拟发挥至极致。这种虚拟未必得离经叛道,但不可否认,人类在骨子里总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欲望,试图颠覆传统,哪怕只是在臆想里颠覆一下。
“一个人处在今天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通过他的作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形式上运用夸张与变形更是充分地说明了这一主题。这也许是艺术家为了表达的象征需要刻意而为,这种‘无奈’‘悲观’甚至是‘恐惧’,给人一股由内向外的力和生生不息的感受……”一个在798的艺视画廊策划画展的艺术家如是说。
艺术的形式从来不局限于平面或立体,也不该只是那些静止的摆设或机械的重复:冰冷的雕塑,浓烈的色彩,缄默严肃的空间设计,循环播放着的数码影像,在798,艺术的载体充分延展,从室内到室外,从物到人。
在798里闲逛的游客,如果遇到一个穿红旗袍、戴长假发、化浓妆的大胡须男人站立在某个简陋的公厕前向路人递发手纸,还冲你微笑,想必没有人会感到讶异,甚至还愿意上前和他攀谈几句。看,艺术的力量就在于此,人们对艺术的包容之大可以让他们接受任何怪诞的行为,只要这种行为在他们看来与物、与环境相契合,比如在798,任何“非常规状态”都可以被理解成“艺术的常态”。
在特定的氛围刻意为之,这便是行为艺术。
798的艺术风格被叫做“后现代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也最具争议的词汇。在“后现代”,艺术不再是优美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是丑陋的,这是对传统美学的最大冲击。
被商业抽离的乌托邦
1961年,一个叫伊夫·克莱因的著名艺术家张开双臂从高楼一跃而下,然后这个年仅33岁的法国男人就成了行为艺术的鼻祖,这个跳楼的动作就是“传世名作”《坠入虚空》。从此,“行为艺术”开始在欧洲兴起,并向全球蔓延和流行。
不要以为艺术家们的“特立独行”会让他们少食人间烟火,或者超脱于社会,事实上,即便是上世纪60年代“一跃惊人”的伊夫·克莱因也只是从二楼的高度跳下,稳稳地落到地上,而不是“坠入虚空”,他于十年后死于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
艺术既然来源于生活,就必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所以,无论是人的推动,还是境的变迁,798这个汇集和创造艺术的“工厂”免不了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与时俱进”。
然而,纯粹的艺术与纯粹的商业总有矛盾,艺术家们正在遭遇尴尬。他们开始抱怨这里发展思路过于商业化,整修常常违反艺术规律,矛头直指管委会。随着大量商业画廊、酒吧、餐馆、时尚品牌店等商业元素的涌入,798工厂的房租水涨船高,环境也日渐喧闹,一些沉迷于创作的艺术家和一些真正专业的当代艺术画廊、工作室的确正在陆续撤离。
那种纯粹的画廊和工作室;那些仍坚守在798、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其生存的空间和创作的生命力还有多大,不得而知。
798是走“艺术区”路线,还是走贩卖艺术品的“商业区”路线,这恐怕也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
所以,那个“红色画廊”的老板清楚地明白:艺术,有时候仅仅只能是一种理想;而798,仅仅只是个艺术乌托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