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毛织品

1959年民丰尼雅遗址出土人兽葡萄纹罽三块,残长21~26厘米,宽2.3~4.6厘米。经纬密度为56根/厘米和30根/厘米,经线用双股,在米黄色地上起墨绿色人兽葡萄花纹。同墓出土的龟甲四瓣花纹罽,残长24厘米,宽12厘米,经纬密度为21根/厘米和26根/厘米,经线用3股,纬线用双股,在靛蓝色地上织出绛红色的花瓣纹。毛罗残长30厘米,宽5.5厘米,经纬密度是24根/厘米和18根/厘米,精密稀疏程度几乎与丝织罗相仿。毛罗的组织是2经绞3纬,这种横罗织法还属首次发现。1959年民丰大沙漠一号墓出土的毛毯,残长32厘米,宽12厘米。经纬密度是7~8根/厘米和 4根/厘米。编结采用的是马蹄形打结法,每5根地纬栽一行绒纬,绒纬长20毫米,恰好将地纹全部盖满。彩色绒纬用绛红、靛蓝和米黄等色线配置花纹图案。现代和田地毯正是从这种毛毯发展而来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