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绝非是叫骂的利器 千万不可哗众取宠

资料图片: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中国作协一级美术师韩美林参加文艺界小组讨论。 中新社发 傅丹丹 摄
最近,政协委员韩美林在呼吁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时,表达了对于丹“喜欢周杰伦”的不认同。韩美林说他不再喜欢于丹了,因为他觉得懂得庄子美学的于丹是不应该喜欢周杰伦的。此后,关于这件事的评论层出不穷,其中“韩美林炮轰于丹”一类评论最惹人注目,有文章甚至称,韩美林此番其实是炮轰了于丹的诚实。
其实,如果把韩美林的话仔细看一遍,就会发觉并没有“炮轰”的刺鼻火药味。韩美林不过是直陈“不再喜欢于丹”的事实,与“炮轰”应该还有相当的距离。至于说炮轰了诚实,——如果说于丹宣称“喜欢周杰伦”是一种诚实,那么韩美林宣称“不喜欢于丹”是否也是一种诚实?何况于普通人而言,投反对票总比投赞成票更需要勇气。这事如果稍加挖掘,是可以在庄子美学的内涵外延等很多方面讨论争鸣的,哪怕就是张扬“诚实”的发言态度、倡导真诚的评论立场,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努力。可惜,我们所能见到的关于此事的评论,却集中在了富于娱乐色彩与语言游戏般的“谁炮轰了谁”之上,事情本来的意义,反倒在哄闹的评论声中被湮没了。
类似的评论现在并不少见,特别是在一些媒体评论中,或者抓住一点,过度渲染,把普通的事情,夸张到惊人的程度;或者南辕北辙,买椟还珠,放着本有的意义不去挖掘,反倒在逸闻趣事上用尽功夫。更糟糕的是,有时买的那个椟还不是最初的装珠之椟,而是自行改造和组装后的变体。之所以如此,与其说是评论者水平不够,毋宁说是哗众取宠之心作祟。心中如果有制造噱头的想法,行文便容易走夸张变形的路子,如此则往往背离了开展评论的初衷,遮蔽了事情的真义,最终难以获得积极的评论效果。评论的关键,在于评论者所取的态度和原则,如果缺乏真诚严肃的评论态度,违背实事求是的评论原则,淡忘了公平交流的评论情怀,那么做出的评论,不仅感情上不能动人,道理上也难以服人。这样的评论来去匆匆,转瞬即逝,除了引来偶尔的热闹,很难留下更多的东西,这正是我们所应引以为戒的。
评论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它不能沦为叫骂的利器和炒作的工具。时代所呼唤的,是涌现更多真诚而客观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反映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力求达到澄清事实、钩沉本质、交流思想、解决问题的目的。一篇好的评论,往往能对评论对象进行合乎科学,合乎逻辑,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分析、点评、论断,既描述表象,又剖析根源,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从而在评论主体和对象的双向互动中,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不断发展。如果我们的评论者能够戒除掉功利、游戏的评论之心,以严肃的批评态度、自觉的社会担当以及纯粹的评论理想来要求自己,那么真正优秀的评论作品,将有望从他们的笔下诞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