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地时所用的玉器——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cóng),距今3300——2200年,它内圆外方,呈方柱体,出土于良渚(zhǔ)文化的墓葬中。出土时和玉璧一起放置在墓主人身体周围,璧大部分被压在骨架下面,而琮则放在腹部或骨架旁边。周代礼书上讲“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玉琮是一种祭祀礼器,琮外圆内方,人们认为它能通天地,在医术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用琮来礼地,祈求土地保佑人们身体安康幸福,祛(qū)病消灾。在人死后,人们又用琮做为葬玉,使人的魂气顺利升天,形魄顺利入地。这种用法流传于商周时期,汉代以后的墓中就很少见到玉琮了。(撰稿:裴亚静)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