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律师称:蔡铭超的竞拍行动是一招“妙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漫画: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鼠兔首铜像 中新社发 孙宝欣 摄

引起广泛轰动的巴黎拍卖会结束5天之后,一位名叫做蔡铭超的中国竞拍者于本周一(2日)透露,他以总共3149万欧元的出价成为最后竞拍者。这位电话竞拍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每一位中国人在那个时刻都会站出来”,竞拍圆明园鼠兔铜兽首“只是尽到了自己的义务”,但是他表示不会付款。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中,德国文物保护法方面的律师卡岑博格女士对这一行动进行了法律方面的点评,并称此行动为一招“妙棋”。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3月2日在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基金的收藏顾问蔡铭超虽然拍下了圆明园兔、鼠首,但由于尚未付款,且目前仍在付款期限内,因此拍卖能否最终成交尚属未知。牛宪峰称,这是一个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非同寻常的措施,成功阻止了继续竞拍。

德国文物保护法专家阿斯特里德·穆勒-卡岑博格律师表示,拍卖会上的买家竞拍到拍卖品,那么他就有义务按照竞拍的价格付款。但是具体到此次圆明园两座铜兽像拍卖,佳士得拍卖行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竞拍者不付款的问题也并不容易。她说:“因为竞拍者在中国,如果他完全不为拍卖品付款的话,佳士得拍卖行需要在中国向这位竞拍者提起诉讼。从法律角度讲,因为被起诉者的居住地点在中国,原则上起诉方必须在中国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即便根据法国的诉讼法的规定,例外的情况下佳士得拍卖行可以在法国起诉中国买家,还是会涉及到判决执行的问题。因为要求竞拍者支付竞拍款额的判决也只能在竞拍者财产所在地执行,这样就又回到了中国。”

穆勒-卡岑博格律师称蔡铭超的竞拍行动是一招“妙棋”。她介绍说,虽然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中国方面没有要求佳士得归还两件文物的法律基础,但是如果佳士得在中国起诉中国竞拍者要求其支付竞拍款,肯定不会得到太多的同情与支持。穆勒-卡岑博格律师猜测,佳士得拍卖行和皮埃尔·贝尔热最终可能会和中国竞拍者坐在一起进行协商。她说:“我觉得双方最终互相达成妥协,中国买家支付明显低于竞拍价的价格购买两件文物,这样的可能性不是完全不存在。如果双方真的是对簿公堂,那么这场官司恐怕不仅仅是持续几周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几年之久。”

据法新社报道,佳士得拍卖行表示,目前圆明园两件铜兽首仍在巴黎保存。根据拍卖合同规定,两件被拍卖品需要在一周之内按照拍卖价格付清款项。佳士得拍卖行没有透露下一步有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