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魔术业的祖师是谁?
魔术,这是现代人的称呼,古称幻术、撮戏法,俗称戏法。“眩者”,即早期的魔术师,在中国史书中往往写作“幻人”,有时也写作“化人”。十八世纪末叶,西洋魔术开始陆续传入中国。魔术是英语MAGIC的意译,从其语源来分析,希腊文是波斯古代僧侣的意思。MAGIC通常分为白魔术和黑魔术,黑魔术是借助魔鬼的妖术。可见魔术与宗教的关系是密切的。
中文“魔”是梵文“魔罗”的略称,《正字通&S226;鬼部,引《译经论》: “古‘石’作‘磨’,梁武帝改从鬼。” (一说乃译人义作,不始自粱武)宗教认为魔能扰乱身心,破坏好事。把英语MAGIC译成魔术是十分恰当的,魔术的本义就是惑人的妖术,做为艺术可以解释为神奇的艺术,和我国原有的幻术的含义是一致的。但魔术与幻术就定义来讲,也有微妙区别。“魔”字是就其术对观众的作用而言;使人着魔,而“幻”宇则是就其术的特点而言:恍忽变幻。从文字方面推敲称“幻术”更为确切,所以至今有一些演员沿用“幻术”的名称,但约定俗成魔术的叫法已经更为昔遍。
中国是世界魔术的发祥地之一。原始时代,人们祭神执牛尾以歌舞。那时巫术盛行,巫术中就含有幻术。黄帝与炎帝作战,“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即人装扮成图腾神的模样去参战。古时流传的蚩尤戏,就是带着兽面以角互抵,这是魔术的萌芽。传夏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刘向《列女传》卷七),奇伟戏即戏法、杂技。据王嘉《拾遗记》载周成王时,就有人能吞云喷火,变龙虎狮象之形,这是典型的魔术。到汉代,武帝元封三年,演百戏,罗马帝国艺人表演“吞刀”、“吐火”,国内艺人表演“鱼龙曼延”、“东海黄公”,画地成川、聚石为山、兴云喷雾,中国的魔术正式成形。“幻人”作为来自外域的文化使者,在朝廷和民间都曾经有生动活跃的表演。他们的文化行为,对于汉文化的丰富和繁荣,曾经发挥有益的作用。通过对有关西来“幻人”诸现象的探讨,可以了解当时中外交通的途径,也有益于深化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面认识。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魔术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隐身术”、“断舌复联”。晋干宝《搜神记》载左慈戏曹操:左慈在宴会上要来铜盆、鱼竿垂钓,钓出两条大鲈鱼。曹操想杀他,他忽隐身不见。隋唐两代百戏由教坊司管领,经常会演,除吞刀、吐火外,出现了“黄龙变”:大鲸鱼喷雾翳日,忽又化为黄龙。也就在这时,中国的百戏,包括魔术,开始传入日本。宋元时,不但官方有教坊司统管百戏,据《梦粱录》记载杭州有瓦舍、勾栏不下数十家,演杂技、魔术时,观众数千人。也有的艺人在街头搬演。演出有撮弄、七圣法(即将人大卸八块再复活)等。宋元开始,魔术艺人有行会叫“机云社”。明清两代,魔术仍有发展,像七彩戏法、撮弄等,都已成熟。明人辑《神仙戏法》收幻术20多种,到清代唐再丰辑《鹅换汇编》,收戏法320多。
由上所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杂技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那么谁是比较公认的中国古代魔术业的祖师呢?
吕洞宾,名喦(或作岩),历史上实有其人。唐京兆人,中举后任过县令。黄巢起义,他隐居终南山,传已得道成仙,号纯阳子。他是八仙中的风流神仙。元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杂剧、明吴元泰《东游记》都写他成仙与游戏人间的事,特别是吕洞宾三戏白牡丹,是人们所熟知的。据任聘搜集的民间传说,说吕洞宾因调戏白牡丹犯了过错,被罚再修炼五百年。期满后他又惦念白牡丹,得知牡丹在万全药铺后,便前去探望,路上救了个小孩。他同小孩来到药铺,只见有一老人看店。吕洞宾对老人说,想要抓药可惜把药单弄丢了,单子上开的药还记得,说道:“头一样要你天心顺,二一样要你民自安;三一样要你老来瘦,四一样要你父心宽;五一样要你家不散,六一样要你顺气丸;七一样要你硬似铁,八一样要你软如绵;九一样要你黄连苦,十一样要你甜司似蜜,十二样药配得齐,我保你快快活活做神仙。”老人答不出来,随即走出一位小女子,她就是牡丹,对老人说,他这是变戏法,我能答得上来,于是答道:“皇上有道天心顺,做官清正民自安;人活百岁老来瘦,儿女行孝父心宽;妯娌和睦家不散,弟兄相让顺气丸;酒醉发疯硬如铁,人犯王法软如绵;小孩没娘黄连苦,童养媳妇苦黄连;结发夫妻甜似蜜,半路夫妻蜜似甜。”吕洞宾被道破戏法,哑口无言,忙掏出天书找对策。忽然老者显现原身,竟是他师傅汉钟离,他慌忙逃走,连天书掉在地下也顾不上拿,被小孩子检去。书上所载都是神仙戏法,小孩把书上的东西全学到了,还传给后人,这就是戏法的来历。清人汪象旭的《吕祖全传》还记载他的仙术,如水化成酒、罗浮画山、鲙鱼再活等。魔术艺人也以神仙术称魔术,因此吕洞宾也被艺人奉为祖师了。
魔术告诉了我们,生命充满了惊奇和梦想;也告诉了我们,所有的事情,可能不是只像表面上所见的那样。而相信魔术的历史,也将随著人类的历史,继续发展向更遥远的未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