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书信流入市场追踪 百封季老书信完璧归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荣宏君将书信交给季承(右)。

本月13日,本报报道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百封书信外流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昨天,季羡林之子季承与收藏者荣宏君在京见面。荣宏君将百封书信如数归还季家。

昨天,荣宏君将收藏的百封书信全部带来,给季承过目。季承说,2月12日晚,他在确认外流书信的确为父亲的书信后,当即把情况告诉季羡林,“父亲对来信以及合同文件多有印象,而且非常重视这件事,让我想办法一定要把外流的书信全部收回。至于这些书信和合同是如何外流出去的,父亲也不知情。”他说,父亲有意花钱收回书信。荣宏君当即表示愿意全部归还,并且不收一分钱。

季承说,这些书信与合同文件回收后,他将分类保存,绝不会再次外流。对于这些书信外流原因,季承猜测有可能是负责保管季羡林物品的工作人员将它们误当废品处理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为了表示感谢,季承提出,要请求父亲为荣宏君的新作《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题写书名,荣宏君万分欣喜。据季承透露,季羡林目前身体尚好,若为荣宏君题写书名,其体力不成问题。

季羡林书信外流事件经本报报道后,引起极大反响。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荣宏君是否与同为山东人的张衡(此前“字画事件”的报料者)认识,并策划了这一系列事件,欲借助社会舆论要挟北京大学方面。对此,荣宏君笑称:“网友联想力太丰富,我根本不认识张衡,字画的事情也不清楚。”

另据季承透露,眼下他正在写一本反映家族历史的书,其中包括自己与父亲季羡林之间的情感纠葛。该书已经写完一稿。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