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麻将博物馆:溥仪用过麻将是镇馆之宝


麻将起源于中国,然而在日本有世界第一个麻将博物馆。一所不太起眼的白色楼房,前面立着一块形如横卧麻将牌的石墙,上书“麻雀博物馆”。(在日本,麻将被称为“麻雀”。)
溥仪用过的麻将是镇馆之宝
走进博物馆,迎面的墙上是一群著名文化人士环坐麻将桌博弈的大幅油画,其中有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曾获得芥川龙之介奖的菊池宽,有著名作家阿佐田哲也、久米正雄等。这幅油画反映了日本麻将风潮的一个侧面。
麻将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世界各国的麻将牌和与麻将相关的书籍、器具、纪念品等,大约有5万件左右。在二楼展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麻雀世界地图”,标注了麻将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的途径。
展品里,来自各国的麻将珍品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其中有金制、银制、象牙制、珊瑚制、翡翠制、景泰蓝制等多种材料;图案中除了传统的条、饼、万字外,还有水浒108将和日本浮世绘等,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最为名贵的当属“末代皇帝”溥仪用过的宫廷麻将“五彩螺钿牌”,也是麻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套牌由两副组成,牌体稍大的为男牌,稍小的为女牌,体现了清代严格的宫廷礼节,男女不能同桌玩牌。
法国士兵狱中自制麻将
在形形色色的麻将中,有着西方背景的造型尤其令人过目不忘。一副由铝板经手工制作的麻将就是其中之一。它诞生于1954年的越南,制作者是一名法军士兵。在越南独立战争胜利后,这名法军士兵沦为俘虏。寂寞无奈的关押生活中,他想起了与家人同玩麻将的欢乐场面,于是用收容所里的铝板和木块做成了一副麻将。
这副麻将上所有牌面一应俱全,不过,东南西北是用英文字母的“E、S、W、N”来代替的,而“发”的写法委实让不懂汉字的法国士兵为难,于是他照猫画虎地刻了一个类似梅花形状的图案代替。博物馆中,还有第一副传入日本的麻将牌、欧美各国发现的麻将及清朝宫廷御用的麻将桌等稀有展品。
除此之外,馆内还有大量相关书籍,一部分是个人托管的藏书,还有一些是博物馆理事长野口恭一郎先生经营的大型出版社“竹书房”的出版物。其中,有麻将起源及历史的介绍、麻将博弈的秘诀和麻将文化论之类的理论刊物。从这些书籍中可以看出,麻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游乐工具,而是成了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文化载体,而研究麻将的历史和现在,也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如那副法军士兵手工制作的麻将牌,就被称为“越南独立的历史见证”。
馆长推行“健康麻将”
在博物馆的墙上,有一个镜框里是第一届世界麻将锦标赛选手的集体签名。这是2002年在东京举行的一次大型比赛,来自20个国家的选手参加了这个锦标赛,最终日本女选手初音舞取得了优胜。在野口先生看来,举行这样的比赛,让更多的人通过麻将交流,能让这项运动变得更加健康。
推行“健康麻将”是野口先生的又一个心愿。在很多人眼里,麻将多少有一些赌博的色彩。但野口先生希望能够通过对麻将历史和流派的研究,让它最终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同时,通过组织麻将比赛活动,让人们体验交流、博弈的乐趣。
在野口先生看来,麻将可以称得上是“一生的运动”,全日本约有2000万人经常打麻将,各地的麻将俱乐部有1万个左右。在日本这个高龄化社会里,有着防止老年痴呆功能的麻将运动,应该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他的麻将博物馆也欢迎更多的人前去进行研究和探寻,让麻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反映出更多的时代内涵。
日本人打麻将很安静
结束对野口先生的采访,记者来到隔壁的一个麻将活动室。推门进去,一屋子日本老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打麻将,仿佛来到国内的某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不同之处是这里很安静,因为他们用的都是自动麻将桌。
他们都是当地老年人麻将俱乐部的成员,正在进行比赛活动。据说,当地每年都举行一次麻将交流大赛,提倡健康麻将,而这些老年人都是积极响应者。这让人不禁又想起悬挂在麻将博物馆墙上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题写的七言律诗:“方城战罢笑山妻,败也陶陶胜自怡,人世古今牌一局,输赢何必论高低。”——所谓麻将最高境界,也许莫过于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