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收藏界10大事件揭晓 季羡林藏品外流争端入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丹青(中)领奖

昨天,由CCTV《艺术品投资》《收藏界》杂志等16家媒体联合评选的“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十大事件”在京揭晓并颁奖。罗哲文、马未都、陈丹青、樊建川等十人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全国博物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吴冠中假画案”开庭、季羡林“字画藏品外流”争端等入选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颁奖仪式上,陈丹青对自己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感到惭愧,“我不知道凭什么获得诸位赏给我的这份荣誉。这些年我只是说了几句闲话,没做什么事。”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十大事件和十大人物的推选原则是公益性、影响力、创新力。特别是十大人物,是从100名候选人中筛选出来的,包括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家、文博工作者、艺术品经纪人、媒体人士等,依其对中国收藏文化的推动以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大小,先选出了20位提名人物在媒体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最终确定了10位对2008年中国收藏界有积极影响的人物。

当天的颁奖仪式上,除了马未都因故没有到现场外,罗哲文、陈丹青、樊建川、张同禄、万捷、陈四光、任志宏、刘石平、王立军悉数到场接受颁奖。陈丹青称,在他看来,收藏不只象征富贵和风雅,甚至最佳投资。“收藏其实就是守护精神家园。全体中国国民曾经长期失去历史记忆,至今,我们仍然有大量失落的记忆没有找回来,或者永远找不回来了,此外,我们还有无数记忆,是伪记忆,欺骗了几代人,而几代人信以为真。所以现在我们寻找记忆,分辨真伪,靠的就是诚实的收藏,只有诚实的收藏,才能叫做证据。”陈丹青说,“因此,过去三十年出现的民间收藏家并不只是在收藏,而是在抢救——像罗哲文先生抢救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樊建川抢救真实的抗战史与文革史。”

面对主席台下的众多收藏家,陈丹青认为他们是改革开放后无比幸运的第一拨历史拾荒者,“此后的藏家只能跟在后面,捡一些你们挑剩的物件。我相信,在座每一位诚实的收藏家早已体验收藏的享受,这种享受,无可替代。”

最终评出的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

1.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

2.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提名奖启动,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受到收藏界追捧。

3.汶川地震,羌族文化遗产损毁严重,文化界发起实施紧急抢救行动。

4.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行,奥运收藏热急剧升温。

5.全国55家文博单位的国宝级文物首次集中面对公众,“中国记忆”隆重开展。

6.上海举办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只谈文化,不谈投资。

7.“吴冠中假画案”开庭,挑战拍卖行业“潜规则”。

8.季羡林“字画藏品外流”事件起争端,如何善待文化老人成为社会关注话题。

9.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在纽约进行拍卖预展,中国官方、民间一致反对。

10.金融危机影响收藏市场,艺术品成交大幅缩水,当代艺术市场步入低迷。

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的是:

罗哲文(古建筑学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陈丹青(画家、作家、评论家)

樊建川(收藏家、四川建川博物馆馆长)

张同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艺术家)

万捷(收藏家、雅昌集团董事长)

陈四光(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执行馆长)

任志宏(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

刘石平(画家)

王立军(文物鉴赏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