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收藏界10大事件揭晓 季羡林藏品外流争端入选

昨天,由CCTV《艺术品投资》《收藏界》杂志等16家媒体联合评选的“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十大事件”在京揭晓并颁奖。罗哲文、马未都、陈丹青、樊建川等十人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全国博物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吴冠中假画案”开庭、季羡林“字画藏品外流”争端等入选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颁奖仪式上,陈丹青对自己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感到惭愧,“我不知道凭什么获得诸位赏给我的这份荣誉。这些年我只是说了几句闲话,没做什么事。”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十大事件和十大人物的推选原则是公益性、影响力、创新力。特别是十大人物,是从100名候选人中筛选出来的,包括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家、文博工作者、艺术品经纪人、媒体人士等,依其对中国收藏文化的推动以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大小,先选出了20位提名人物在媒体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最终确定了10位对2008年中国收藏界有积极影响的人物。
当天的颁奖仪式上,除了马未都因故没有到现场外,罗哲文、陈丹青、樊建川、张同禄、万捷、陈四光、任志宏、刘石平、王立军悉数到场接受颁奖。陈丹青称,在他看来,收藏不只象征富贵和风雅,甚至最佳投资。“收藏其实就是守护精神家园。全体中国国民曾经长期失去历史记忆,至今,我们仍然有大量失落的记忆没有找回来,或者永远找不回来了,此外,我们还有无数记忆,是伪记忆,欺骗了几代人,而几代人信以为真。所以现在我们寻找记忆,分辨真伪,靠的就是诚实的收藏,只有诚实的收藏,才能叫做证据。”陈丹青说,“因此,过去三十年出现的民间收藏家并不只是在收藏,而是在抢救——像罗哲文先生抢救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樊建川抢救真实的抗战史与文革史。”
面对主席台下的众多收藏家,陈丹青认为他们是改革开放后无比幸运的第一拨历史拾荒者,“此后的藏家只能跟在后面,捡一些你们挑剩的物件。我相信,在座每一位诚实的收藏家早已体验收藏的享受,这种享受,无可替代。”
最终评出的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
1.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
2.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提名奖启动,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受到收藏界追捧。
3.汶川地震,羌族文化遗产损毁严重,文化界发起实施紧急抢救行动。
4.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行,奥运收藏热急剧升温。
5.全国55家文博单位的国宝级文物首次集中面对公众,“中国记忆”隆重开展。
6.上海举办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只谈文化,不谈投资。
7.“吴冠中假画案”开庭,挑战拍卖行业“潜规则”。
8.季羡林“字画藏品外流”事件起争端,如何善待文化老人成为社会关注话题。
9.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在纽约进行拍卖预展,中国官方、民间一致反对。
10.金融危机影响收藏市场,艺术品成交大幅缩水,当代艺术市场步入低迷。
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的是:
罗哲文(古建筑学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陈丹青(画家、作家、评论家)
樊建川(收藏家、四川建川博物馆馆长)
张同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艺术家)
万捷(收藏家、雅昌集团董事长)
陈四光(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执行馆长)
任志宏(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
刘石平(画家)
责任编辑:vicky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