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风靡海内外 中华红釉陶瓷美不胜收(图)

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馆副馆长宁勤征在高温窑变颜色釉创作中,终于收获了创新的喜悦。最近他创作的一批高温中华红釉作品,除令观者“惊艳”外,还作为当代中国艺术陶瓷具有创新意义的代表性展品,屡屡走出国门。如,2007年他的高温中华红釉作品被文化部、外交部作为国家珍宝选送参加了“中俄文化年”活动,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巡回展出;今年,其作品又被文化部、外交部选送至巴林王国展出。
观赏他的《花开乾坤万里春》、《秋色如歌》、《独立春风第一香》、《荷香满塘》等作品,“中华红”在烧成的瓷上红得饱满纯正、鲜艳大气,令人迷醉。即使是相对传统的题材《独立春风第一香》,也在古典的意趣中充分展现着新工艺的美妙,而令观者耳目一新。此件作品背景红亮如镜、灿若骄阳,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蓝色拉丝流淌的梅杆、晶莹似雪的梅花花瓣,在高温红釉底色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精神,充满活力。
景德镇高温颜色釉有两种,一种为高温单色釉,一种为高温窑变颜色釉。在陶瓷装饰材料中,亮丽、稳定的高温红色釉和高温窑变颜色釉是目前材料工艺美的“顶级”。而宁勤征的作品,用高温单色釉和窑变花釉复合堆画于高温红色底釉上进行装饰,则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技术、材料工艺结合上的一种突破。
那么,这独树一帜的高温中华红颜色釉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在采访中,宁勤征谈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
2000年,他到杭州参加“西湖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大奖赛”,首次看到国内其它产瓷区的厂家带来的许多件大红颜色釉参展产品。它们色彩红亮,颜色诱人,装饰绘制都是釉上彩。据来自湖南的参展商介绍,这种大红釉瓷器叫“中国红”,是独家首创的陶瓷新品种,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四次烧成,其它产瓷区根本烧不出。
红色在国人眼里,是一种极动人的颜色,且最富意味。它是无数革命先烈染红的国旗的颜色,它也对应着国人对好日子的讴歌和赞美——红红火火。在陶瓷史上,祭红瓷、郎红瓷从来都是瓷中珍品。关于“祭红”就有一个惊心动魄的传说:说是在明宣德年间,一批祭红御用瓷器屡烧不成,瓷工面临被处死,此时有位老陶工的女儿纵身入窑,结果整窑瓷器终于烧成了红色。此段传说足显“祭红”之宝贵。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瓷都人一定能造出比他们更好的艺术陶瓷来!”从杭州回来之后,宁勤征就暗暗憋足了一口气,开始查询各种资料。他发现景德镇艺术陶瓷中,除了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以釉上颜色钒红、珊瑚红作为底色,然后进行绘画装饰的艺术陶瓷之外,确实还没有直接用高温釉料在高温红底釉上作装饰、一次烧成的艺术陶瓷。景德镇的祭红、郎红釉也只能在烧制好的瓷器上进行釉上彩绘。
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比祭红、郎红更稳定的红底色釉,又可在其釉面上进行绘画创作,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的陶瓷艺术品呢?
为了证明景德镇能烧制出红亮纯净的高温红色釉瓷,并且要在工艺烧制难度上领先,宁勤征从2001年开始独自研制高温中华红颜色釉陶瓷作品。开始,由于红色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分解,极不容易成色,他遭遇了多次失败。为了追寻那令人目眩的高温“中华红”,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全身心地再投入试验。那时,他常常骑着摩托车在景德镇各个制釉作坊遍寻各种原料,并先后试验了几百块陶瓷“照子”瓷片。4年后,他终于能够大致掌握烧制高温中华红颜色釉瓷的要领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继续试验和比较,又从中发现了诸多可以改进的细节问题,其中包括:吹釉的厚薄、入窑的摆放位置,窑温的高低、还原时间的长短、窑变花釉和其它颜色釉的搭配变化等……如今,宁勤征对高温中华红颜色釉系列作品的研制已臻成熟:在一件作品之中,以绘、刻、堆、填、涂等多种工艺手法相结合,运用多种高温颜色釉复合搭配,再经1330多度还原焰烧制。
当“中华红”散发出夺目的红色时,51岁的宁勤征已是发染轻霜。这位投身陶瓷艺术创作20多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始终认为,创新就是对瓷都“千年窑火”的最好传承,他还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