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的藏品盘库

藏品统计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之一。只有定期对库房藏品进行清点、核对和统计,做到藏品、卡片和账册的记载三者完全相符,才能够掌握藏品的准确数字和藏品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而为藏品的研究、陈列和宣传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服务。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十几万件,体积大小各不相同:大到吉普车、航天飞船返回舱、巨型降落伞,小到证章、围棋子。藏品的质地也多种多样:毛、麻、竹、木、铜、铁、玻璃和象牙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纸质藏品,占到了所有藏品的一半以上。藏品按质地分库保管,大致分为纸质、有机物、无机物、武器类、美术品、复制品、参考品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藏品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种类也愈来愈繁多。在这种状况下,对藏品的定期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藏品的数量、种类等因素,也让盘点这项工作变得非常艰巨。

2002年10月,国家博物馆开始对所藏文物进行全面的清点。面对数以万计的文物,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为这是我们建馆50多年以来第一次对藏品进行盘点。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盘点的全过程,首先从藏品数量最少的库房开始。规定的参加人员包括藏品库房保管员、总账人员、库房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在前期工作中,参加人员分工明确——账、卡、物的核对工作同时进行。由于藏品编号基本上是按照其入馆批次赋予的,同一批文物的质地也不完全相同,而藏品入库时是按质地分类的,同一质地的藏品又是按照体积大小排架的,因此,每一个排架上摆放的文物,它们的藏品号有时是连号,有时是跳跃的。我们按照藏品在库房排架的顺序,以藏品为准,找它的卡片和它在藏品入库号码本上的藏品号,并标注已清点符号,一件一件地清点,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后期工作中,文物总账人员和库房保管员分别统计各自的《藏品入库号码本》中已经盘点的文物总数,看双方的文物总数是否吻合。如不吻合,双方带着各自的《藏品入库号码本》逐页核对。800多页的账本,对每一页已盘点的藏品号进行统计,直到数字吻合为止。

有了这次的盘库经验,我们在清点数目较大的库房藏品时,调整了工作方法,两个库房保管员,一个做第一遍清点,一个做第二遍复核,其他岗位人员各自记录当天清点的文物数和累积数,随时核对,如果不吻合,立即复核,直到大家的数字完全一致。

盘库使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参加清点的各个岗位的人员尽量从始而终,中间不要替换,这样做是为了当在某一岗位出现差错时,该岗位的人员会尽快回忆起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从而节省时间,有利于盘库工作的顺利进展。二是盘库时,各岗位人员要记录每天的清点数字和累计数字,这样藏品全部清点后,藏品总数同时被统计出来。如果卡片和后期工作统计的数字与藏品数完全一致,就做到了账、卡、物三者的吻合。三是盘库后期对《藏品入库号码本》进行数字统计时,尽量不办理藏品入库手续,因为新藏品入库要在《藏品入库号码本》上加盖签收章,而暂缓藏品入库,保留该号码本盘库后的原貌,有利于在对号码本作数字统计时查找遗漏,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为加快藏品盘库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方便。

为了使藏品统计的数字准确、有效,定期对藏品盘库是十分必要的。这次国家博物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馆藏文物全部清点一遍,核准数字,妥善解决了所查出的问题,在盘库工作方面取得一些经验。但是,藏品盘库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精力和时间,而为了清点藏品暂停部分业务工作的时间又不宜过长,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今后能否做到定期对藏品数量进行清点和统计,定期的时限多长为宜等等,这是藏品保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总结藏品盘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探讨如何省时省力、准确有效地清点藏品。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