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若真迹仍在季老家 北大展示一下就真相大白

昨天,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通报了“季羡林藏品外流拍卖”一事调查的最新进展情况。北大称“举报人”张衡手中的字画全系伪作,且张衡至今并没有付给拍卖公司任何款项。

北大新闻发言人介绍,学校工作组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调查,通过多方取证,目前已经查明,“举报人”张衡所掌握的这批字画中,不仅有伪造艾青、臧克家等知名人士的作品,还有仿冒、伪造刘华清、费孝通等领导人的题字,影响极其恶劣。学校工作组已将此情况向相关部门汇报。

北大表示,学校工作组在工商管理部门的协助下,找到了已经歇业的“北京金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负责人。经向该公司负责人调查,工作组了解到,张衡于2007年在该公司举行的一次无底价拍卖会上,以6万余元购得这批字画,但至今没有支付任何款项。有关知情人和业内人士向工作组提供证言称,拍卖公司只是提供拍卖平台,对拍卖物的真伪不承担责任,但公司对拍卖物的真伪有鉴别能力,按无底价拍卖的这些拍品全部为伪造品。在此之前,该公司有知情人主动联系北大。这位知情人向学校表示,看到部分媒体和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后,内心十分不安,这批字画完全是假的,有关当事人是无辜的。

北大新闻发言人表示,上级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公安机关也开展了深入调查,进一步证实“举报人”手中的字画全系伪作。所谓的“秘书盗卖”,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学校呼吁司法机关追究诬陷者的法律责任。

针对前段时间网络和一些媒体流传的北大不善待季老以及炒作季老家庭事务等言论,北大新闻发言人称,学校始终尊重季羡林先生的意愿。那些言论是没有任何根据、完全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无中生有、完全违背事实的。

对于北大的说法,张衡表示,他手中的作品均为真迹。北大至今未与他联系过,也从未看过他手中的字画,无权说字画的真伪。目前许多小的拍卖都是无底价起拍,其中虽然大部分为伪造品,但至少有百分之二三十为真迹。此外他承认,因资金缘故,他至今未付清余款,但先前他已付过一部分的定金。张衡称,有一个办法可以证明这些字画的真伪。如果真迹仍在季老家存放着,北大将这些真迹向外界展示后,那所有的说法就可以不攻自破。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