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揭黑:中国每年书画交易额一半买的是伪作

“中国每年书画交易额一半资金买的全是伪作,这严重干扰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上正常良好的形象,也干扰了真迹的价格。”中国书画收藏家刘文杰在看了今年秋拍的中国书画各专场后,决定站出来“揭黑”。

现象一:上百张溥心畬作品,仅有两幅为真品

刘文杰指出,近几年溥心畬作品受到越来越多藏家关注,今年各个拍卖公司的秋拍中也有上百幅溥心畬的画被拍。但在刘文杰看来,秋拍中真的溥心畬画作只有两件:《一棍打出穷鬼去》和《神圣一票》,“其余大多为伪作,包括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所拍的《指纹渡牛图》、《海门潮势》尽管在来源上写着,现藏者得自李墨云女士,但那也是伪作,印章、印色、墨色、书法、画法格调都不对。”

刘文杰还称他专门给溥心畬的夫人李墨云打电话,她说都是假的,不是从她手里买的,“李墨云女士还指出,这些伪作绝大多数都是他学生写和画的。”

现象二:“齐白石”太多,伪作充斥市场

刘文杰还指出,各拍卖公司秋拍上拍的作品,大名家以假的为多数,其中最典型的就属齐白石的作品,“今年秋拍场上有多少齐白石真迹呢?好的拍卖公司有十件,差的有一件或完全没有。”刘文杰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齐白石一生画的作品最多不超过1万7千幅,但现在拍卖市场上涌现了2万多幅齐白石作品。

-回应

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我们是以公司标准来做鉴定,我们并不是鉴定机构。说溥心畬画作真伪问题,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只能说,他有他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看法。

-业内声音

陈零初(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法中并未规定,拍卖公司有对拍品真伪保真的义务。但是鉴定真伪体现了拍卖公司的道德、服务水平。虽然鉴定真伪还是有难度的事,专家们有时意见也不一致。但还是应该尽责任去避免。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