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呼唤真正的鉴定专家
常听行内人士讲,当今这年头,最为时尚的不是你家购置了什么“花园楼房”、“高级轿车”;也不是你手中握了多少万张集优股或上百万存款,而是你祖上可曾留下令人垂涎的“名画珍瓷”。若你家中藏有“傅抱石、齐白石、张大千”或“元青花、明清官窑”等佳品,那你的身价肯定不止百万,甚至是“上亿”的大富豪。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藏界说其是大众化的收藏,在“收藏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贫富皆可玩得起,只要具备一定的鉴赏眼光,一般决不可能“吃错药”。说句现今收藏者“眼馋”的话,当时清末、民国的老货购买的人不多,只有少量的精品成交。而如今周六、日的“地摊普货”都让你“不敢高声语”了。而更令人费解的是“新货”,居然成为热卖“王牌”。一掷万金的“购藏贵族”,不论“红款”、“蓝款”,只要底有“官款”,便都“一枪统吃”,其“胆”、“量”可佩也。我曾于外地某古玩城亲眼见“一大户”购“新货”近30万元。
难怪出售“官窑”器的A先生,不足数月便净赚25万元。一位资深的藏家曾叹曰:“如今的古玩行百分之百的假;就是百分之零点一的真,也只是通货。”你瞧,好端端的花瓶,非要将口沿打下一块,然后再补,这样才会有市场,有升值空间。
说到“艺术品保真”,我认为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朵云轩”,就很诚信,对购藏者都能做到保真的承诺,上海博物馆专家是其鉴定的坚强后盾。
近日观看《艺术品投资》节目时,看到央视记者正采访鉴定大家史树青先生。在古物鉴定的领域中,史老无疑是一代大家,同时又是文博界的导师。从史老宽厚仁慈、涵养渊博的学识中,表现出的长者之风及秉性直言的独特个性,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倘若文博界都能如史老的治学精神,那藏家关心的“真伪”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