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审美的快乐 杨家森的镇店奇石:看图识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不久,我在爱家古玩市场初识杨家森先生,他收藏的“看图识字”“刺痛”了我,当然,在痛中,我享受着审美的快乐。

当杨家森小心翼翼地捧出这枚长江石时,我眼前一亮:石头的左侧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牦牛,形象逼真生动;右侧赫然呈现一个行书牛字,字体遒劲洒脱。太不可思议了!一枚奇石上,同时出现两个牛,一个是图,一个是字。左右对称,比例和谐。

“看图识字”依从了相似和自相似的形式美规律,牛的字义,字的牛形,造成自相似的审美效果,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问起这枚奇石的来历,杨家森回忆了片刻,说道:“那是2004年,在潘家园附近的天桥市场一个卖葫芦的店里发现的,几块石头摆在墙角,上面落满了灰尘。我随手拿起一块,抹去脏土,察觉其中的奥妙,于是倾囊买下。事后,我回想此事,感觉这块石头在那里委曲求全,就是为了等我。我非常珍惜这个缘分,以此石为今生最大的荣耀。”

“看图识字”是老杨的镇店之宝,得来却纯属偶然。这让我想起大漠奇石馆馆长魏进学的镇馆之宝“灵芝”,得来的经历也格外蹊跷。有一次,当老魏把挑好的奇石装满卡车准备出发时,突然发现煤堆里有一块沾满沙土的石头,老魏从石头露出的一点点蟹黄的皮色感觉到其中的奥秘,卖主却并不以为然,随手送给了老魏。老魏在沙漠里辛苦奔波了四年,投资三百万元,藏石数千枚,如今,最珍爱的就是这枚偶然发现的“灵芝”。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