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建馆20年观众近千万人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会场

11月8日,法门寺博物馆举办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建馆20周年庆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局长张文及相关文博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法门寺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的新老建设者共70余人参加庆典。赵荣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宋新潮和部分专家代表致辞。

赵荣在讲话中说,法门寺博物馆依托珍贵的文物资源开展大唐文化、佛教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博物馆景区建设成为代表陕西或国家形象的文化名片,在促进中外和地区文化交流及增强区域合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文物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法门寺博物馆要以建馆20周年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斗志和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各界对文物事业的厚爱和专家学者对文物事业的支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陕西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荣讲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致辞

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重修佛塔时发现地宫,出土大批精美的唐代皇家金银器物和珍贵的佛事器物,世界仅存的4枚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失传千百年的秘色瓷等稀世珍宝震惊世界。1988年11月9日,法门寺博物馆建成开放,该馆从此成为陕西西线旅游的龙头景区和众多海内外观众向往大唐文化、佛教文化的旅游地。20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近千万人次,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0余批次,接待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50多位。在2000余件馆藏文物中,国宝级文物和一级文物占三分之一,其珍贵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全、等级之高、保存之好极其罕见,部分文物出国(境)展出时在当地多次引起轰动。

法门寺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坚持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旅游全面发展理念,利用珍贵的法门寺文物资源优势把大唐文化和佛教文化遗产奉献给观众,曾荣获第五届全国博物馆文物陈列精品奖。该馆积极推动法门寺的考古、历史、艺术、佛教四大领域的研究,先后举办了10余次专题学术研究(讨论)会,出版论文集10部、法门寺文化丛书39卷和各类普及读物50余种、专著100多部。还以法门寺为题材筹拍近10部、上百集法门寺电影、电视剧。博物馆发展不断从文物到学术、从学术到文化、从文化到旅游渐进转变,该馆已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博界文化建馆的一面旗帜。

在法门寺博物馆建馆20周年之际,众多国内专家汇聚该馆就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研讨会紧紧围绕法门寺地宫文物与唐文化的研究主题,共收到论文50余篇、48篇收录《法门寺博物馆丛书》,12位与会专家就法门寺的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佛教研究和博物馆的建设、发展、管理、文化产业等问题进行广泛交流讨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合影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