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的潮州“枫溪大窑五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明清时期,潮州的陶瓷产区主要分布在高陂、枫溪、九村、惠来等地,产品主要为日用瓷,也用以外销。清末光绪时期,景德镇古代瓷业生产“回光返照”,从品种、产量等方面又有新景象。潮州枫溪瓷产区在外销的刺激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烧了枫溪大窑五彩新品种。

枫溪大窑五彩的创烧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推行工业化。日本的陶瓷企业为适应欧洲市场,开始生产欧洲当时流行的中温釉下彩绘瓷器(因其胎质粗松而称为“软质瓷”),并进行其色釉的生产。当时,枫溪人吴希仙的父亲从香港带回日本生产的色釉圆子红和二绿等色,开始在枫溪用龙窑(大窑)试烧中温五彩瓷器,俗称“大窑五彩”,而传统五彩是在胎釉上彩绘后入烤花窑(小窑)经800℃烧成,俗称“小窑彩”。

枫溪大窑五彩的特色

相对于传统的白釉、开片釉、青花瓷和经多次烤烧的釉上五彩等品种,枫溪釉下五彩,在工艺上和艺术上确有不同寻常之处,其鲜丽的釉彩和不会脱落的釉下效果使“枫溪大窑五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对传统产品产生了冲击。

枫溪大窑五彩烧造的鼎盛时期是清末至民国。1963年之后,枫溪国营瓷厂逐步烧造高温瓷,1980年之后,基本停烧。目前,精美的完整器存世量不多,大器型的精美器更为稀少,收藏不易。上海、杭州古玩市场出现的“枫溪五彩”器物,有人认为是“北方窑”,有人认为是江西的 “青花五彩瓷”,有人认为是“明代的制品”。其实,它的家乡是潮州枫溪,烧造于清末民国。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